| 山僧老去久忘情,笑我多悲白发生。 为道人间具烦恼,早来林下共修行。 |
| 学道当於万事轻,可怜力浅未忘情。 孤愁忽起不可耐,风雨溪头姑恶声。 |
| 生哀百十载,死苦千万春。 何为千万春,厚地不复晨。 我非忘情者,梦故不梦新。 宛若昔之日,言语寻常亲。 及寤动悲肠,痛送如刮鳞。 |
| 炉峰袅袅晓烟轻,云入屏帏一枕清。 高兴自应无世累,独于妾马未忘情。 |
| 我与梅花有旧盟,即今白发未忘情。 不愁索笑无多子,惟恨相思太瘦生。 身世何曾怨空谷,风流正自合倾城。 增冰积雪行人少,试倩羁鸿为寄声。 |
| 万里春流绕钓矶,扁舟系柳向朱扉。 悠然到此忘情处,默默无言对落晖。 |
| 忘情三十载,曾不厌顽疏。 白石能同煮,青山亦共居。 猨声依树乐,鸟影入云虚。 闻道黄精熟,相呼又荷锄。 |
| 放翁老去未忘情,镜里森然白发生。 一片常愁见花落,三声最怕听猿鸣。 年年双双路傍堠,夜夜短长城上更。 晚悟一条差似可,孤舟渔火看潮平。 |
| 云崦重重不易寻,庖厨性命走山林。 但令有月同幽梦,更用何人识苦心。 流辈渐稀知死近,鬓毛无色觉愁侵。 平生自许忘情者,颇怪灯前感慨深。 |
| 春风小市画桥横,桥北桥南次第行。 绝景惟诗号勍敌,闲愁赖酒作长城。 楼台到处灵和柳,帘幙谁家子晋笙? 薄暮归来渔火闹,放翁自笑欲忘情。 |
| 遥夜浇愁赖麴生,灯前忽见卧长瓶。 比红有句狂犹在,染白无方老已成。 园径露萤黏湿草,塔檐风铎乱疏更。 悲秋要是骚人事,未必忘情胜有情。 |
| 休将閒耳听云云,只作深居耳不闻。 素志肯随时节改,清贫难许利名分。 忘情茅屋无非燕,著脚春山独是云。 试问急流谁勇退,故园同看木欣欣。 |
| 身如孤鹤在林间,百事无营只爱闲。 最得意时朝曝背,未忘情处晚看山。 静拈周易从头读,醉把唐诗信手删。 为爱石桥明月色,柴门常是夜深关。 |
| 朱朱白白不禁吹,老未忘情作许悲! 瑞锦已残犹有梦,明霞初散可无诗? 人应偷样传图本,天亦收香付蜜脾。 荣悴相寻君看取,晓来青子已团枝。 |
| 鬓髭渐渐长霜茎,老听山中雀唳声。 九死得生尤可重,百年几日更多营。 自参梵夹机心息,专食藜羹胃气清。 检点依然魔障在,草堂钓艇未忘情。 |
| 才过中年百念轻,独于风月未忘情。 贫将入骨诗方好,事不萦心梦亦清。 万卷难图金马贵,一篷当与白鸥盟。 幸然不作诸侯客,犹恐江湖说姓名。 |
| 江乡初夏暑犹轻,霁日园林有晚莺。 聊置尊罍师北海,尽除屏障学东平。 绿槐露湿单衣爽,红药风翻病眼明。 每感流年成绝叹,白头自笑未忘情。 |
| 风味端宜配曲生,无肠公子藉糟成。 可怜不作空虚腹,尚想能为郭索行。 张翰莼鲈休发兴,洞庭虾蟹可忘情。 君看醉死真奇事,不受人间五鼎烹。 |
| 省事心君静,忘情眼界平。 食便餐酪美,浴试葛衣轻。 鹤整千年驾,鸥寻万里盟。 秋风即在眼,作意上青城。 |
| 雨后溪重碧,木落山增明。 西风肃群物,感此秋气清。 振衣千崖表,俯瞰万籁生。 匪生幽遐慕,政尔未忘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