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刚大平生气,诚明问学功。 不为官所铒,宁以道而穷。 论事冯唐力,忧时贾谊忠。 朝阳无此凤,何止哭江东。 |
| 回合江山秀,佳城去域中。 佩环无晓日,苹藻自春风。 断发人何在,捐金事已空。 遂移男子孝,更作直臣忠。 |
| 不才离别己多时,脉脉关河入梦思。 万种閒情诗易遣,一腔愁绪酒难移。 风迥过雁乡书断,月满圜扉夜漏迟。 臣之立身忠与孝,此心期不愧丹墀。 |
| 血战荆江障贼锋,无端谗嗔困英雄。 念亲不隔关山梦,忧国常怀畎亩忠。 早岁交游今改事,少年豪举晚收功。 碧油谈笑多新句,倘值南云寄便鸿。 |
| 代北生英杰,临戎发策机关报。 两淮平僣乱,二纪并洪钧。 定难诗书将,推忠社稷世。 临分双下泪,每忆每沾巾。 |
| 青云直上路初通,已在明君倚注中。 欲遣为霖安九有,先令作相赞东宫。 自从忠谠承天眷,更用文篇续国风。 最是何人感恩德,谢敷星下钓渔翁。 |
| 将军名字著华戎,露甲曾收不战功。 马革裹尸忠贯日,虎头食肉气如虹。 云屯欲倚金城重,星陨俄惊玉帐空。 好像祁连筑新家,鼓鼙遗恨意何穷。 |
| 将军忠愤世无双,忍见狂童作假王。 全蜀不移唐日月,四州重著汉衣裳。 节旄凛凛风霜在,兄弟班班史传香。 若使中营星未殒,生擒颉利到龙荒。 |
| 纪文已识一篇笃,予谥仍留两字芳。 凡此无非励臣节,监兹可不慎君纲。 象斯睹矣牍斯抚,月与霁而风与光。 井命复书书卷内,千秋忠迹表维扬。 |
| 我昔官房子,长怀忠穆贤。 里无行马第,山有卧牛阡。 当代三公後,维君五福全。 桐棺远归祔,追旧几潸然。 |
| 平日多奇节,中间似富公。 天从庐墓请,人说救荒功。 辛苦培邦本,雍容遏乱锋。 文传遗奏切,更过子囊忠。 |
| 大造无私只一中,历公五任协民风。 景星三出南台瑞,边驿千章北海忠。 日映彤弓开岭北,龙翔沧海启江东。 只因外补功名损,可恨车音万里空。 |
| 岩野为霖后,千年复有人。 累朝推鲠直,二圣倚经纶。 尽瘁忧民色,孤忠许国身。 徐公德不变,可使俗还淳。 |
| 忠文文正二大老,苏李广平三舍人。 喜见通贤家子弟,自言得邑少风尘。 从来势利关心薄,此去溪山琢句新。 肯向西湖留数月,钱塘初识小麒麟。 |
| 联念邦家历万几,幸卿相与久维持。 孜孜广道诹询处,蹇蹇封章纳诲时。 半世奇勋惟我重,一生忠节自天知。 南归奚事将为赠,金石诗篇壮羽仪。 |
| 楹何为折剑何借,须肯为佛粪肯尝。 马公布衾王公饭,石家锦障丁家香。 忠邪佞邪两无定,一雕一璞异其性。 忠朴先生躔法高,古今四者岂关命。 五九六馀能善恶,铁算不是并州错。 便从忠朴问如今,忠果谁忠朴谁朴。 |
| 初归誓墓老乡邦,手结茆茨近小江。 北渚露沾行药屐,东厢日射勘书窗。 孤忠自信丹心折,万事空成雪鬓霜。 长媿宗人白崖老,赠行期我鹿门庞。 |
| 生死忠邪未易穷,其如国脉是非中。 谁知刺骨翻为福,不念捐躯有此忠。 一日太阿归跋扈,百年黄钺授奸雄。 不然彼亦何为者,敢肇后端起邺宫。 |
| 暂辞天禄请名藩,养志安贫道可尊。 南国士歌阳羡政,东州人识翰林孙。 重兴阙里诸生学,好荐徂徕一子恩。 平日皂囊应草疏,由来忠谠出家门。 |
| 明月照北林,孤鸿有哀音。 揽衣起坐弹鸣琴,忧忠徘徊独伤心。 可怜堂上生荆杞,空自繁华粲桃李。 种瓜寂寞青门外,采薇怅望西山趾。 芒砀云归大泽空,后百五岁无英雄。 途穷恸哭无知者,沈湎狂言元目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