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两溪浮玉浸晴空,万井楼台一苇通。 舟过恍如蓬岛客,人行疑在广寒宫。 青山迎送犹佳友,绿鬓往来成老翁。 遐想坡仙莘老辈,迩来那复有遗风。 |
| 多谢苍头语我来,恍如相见笑相陪。 新诗高妙梅清绝,展读花前病眼开。 |
| 崧庵视我亦诸孙,已矣无从作九原。 每听先生谈旧事,恍如秉烛对羌村。 |
| 雨歇澹春晓,云气山腰流。 高崖落绛叶,恍如人世秋。 避地时忽忽,出山意悠悠。 溪急竹阴动,谷虚禽响幽。 同行得快士,胜处频淹留。 乘除了身世,未恨落房州。 |
| 绝巅岁晚无人到,但见山风激岭泷。 高花恍如珠照乘,深葩还似宝迷邦。 巢居公未甘枯槁,鼎实朝方起硕厖。 诗在简斋和靖里,追攀真以寸筳撞。 |
| 维舟泝江流,人力与水争。 回视东下人,恍如御风行。 谁能倒长江,奔泻暂西倾。 聊用快客意,何惮鱼龙惊。 |
| 旧事恍如前后身,龙门四纪更情亲。 茅庐惊叹见斯客,天马超腾感似人。 三迳草荒残岁雨,一枝梅作渡江春。 莫言胡赵方成别,才隔云涛莫问津。 |
| 万里江天杳霭,一村烟树微茫。 只欠孤篷听雨,恍如身在潇湘。 |
| 九月初二日,车马发淮安。 行行重行行,天地何不宽。 烟火无一家,荒草青漫漫。 恍如泛沧海,身坐玻璃盘。 时时逢北人,什伍扶征鞍。 云我戌江南,当军身属官。 北人适吴楚,所忧地少寒。 江南有游子,风雪上燕山。 |
| 丞相园林景物繁,花亭那更得跻攀。 平看溪上千寻来,不数需志万垒山。 歌舞恍如银汉外,笑谈常在碧云间。 醉酣欲问刘公客,百尺楼中亦汗颜。 |
| 一生不信有金芝,今岁庭前碧玉枝。 只恨相看无一语,恍如月下对桓伊。 |
| 丝丝线线。 惹起云根燕。 万里江山春欲遍。 多在梨花庭院。 经旬一见通宵。 恍如身在蓝桥。 记与巫山神女,不禁暮暮朝朝。 |
| 余闻星堕地,往往化为石。 石上有七星,此理余莫测。 持来当白日,光彩不为匿。 恍如起鸿蒙,俛仰帝垣侧。 当由偶然似,见取参笔墨。 豪心荡珍异,乐以万金得。 南工始为伪,傅合巧无隙。 亦时疑世人,故自有能识。 |
| 近晦月犹在,萧骚夜向晨。 已残几欲尽,忽见恍如新。 老桂沈清影,余辉釦半轮。 纤纤两头玉,皎皎一钩银。 明似哉生际,光疑太逼真。 妆楼谁起早,深拜误佳人。 |
| 林野相望不隔关,梦魂径到岂为难。 恍如天上飞升客,忘却人间走俗官。 岸桂直通笼鹤槛。 水葓斜倚钓鱼竿。 觉来不忍轻开眼,窗外芭蕉战晓寒。 |
| 平生闻说张三影,十咏谁知有乃翁。 逢世升平百年久,与龄耆艾一家同。 名贤叙述文章好,胜事流传绘素工。 遐想盛时生恨晚,恍如身在画图中。 |
| 秋江十日雨,破浪飞危樯。 恍如在天上,万顷烟茫茫。 狂风自南来,桂华雨新黄。 停杯不须饮,且饮空中香。 平生四海心,老大愧周郎。 聊复随孺子,解缨濯沧浪。 北斗挹酒浆,天孙织衣裳。 乘兴拏舟去,一笑上银潢。 |
| 风定空澄气浑然,恍如太极未分前。 只因有浪知为水,若遇无云总是天。 旧说君山嶷帝乐,新同老木识飞仙。 而今大洞黄庭客,又着题诗记岁年。 |
| 画船浮客到岩阿,小阁经年又一过。 天远恍如开翠幕,江春浑似绕青罗。 雨晴风日山山丽,花发园林处处多。 早四郊膏泽遍,试从尧壤嗣农歌。 |
| 短篱曲曲对开门,修竹阴阴不见村。 别浦回潮鱼沪密,孤舟春近雁沙温。 路逢行客时交辔,店卖新醅一举樽。 忽过乱山幽绝处,恍如白帝到东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