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今日常行恻隐心。 幽微玄妙要人侵。 双垂云袖舞琼林。 水里搜寻木上火,火中营养水中金。 云朋霞友作知音。 |
| 三冬设粥宜长久,岁岁如然。 恻隐心坚。 种下今生真福田。 不亏贤。 虽然出了些儿米,获福无边。 积行功圆。 定是将来证果仙。 上青天。 |
| 千门万户人听劝,好结良因。 恤念饥人。 共设三冬粥济贫。 福弥臻。 一抄半撮慈悲米,功行非轻。 远胜看经。 恻隐之心达玉京。 注仙名。 |
| 洁己存心归大善,常行恻隐之端。 慈悲清静亦频观。 希夷玄奥旨,三教共全完。 别子休妻为上士,悉捐财色真餐。 长全五脏得康年。 功成兼行满,真性入仙坛。 |
| 事事少相侵。 物物无心。 固精养气本源深。 得得仙人添恻隐,猿马牢擒。 玉树可先临。 花绽黄金。 清香窈袅出高岑。 万道银霞攒簇住,方得嘉 |
| 任公决裂,也待风流。 专心道上搜求。 子细研穷,何者名为真修。 认正即心是佛,除心外、匪是良由。 无别法,便澄心遣欲,捉住猿猴。 心上纤毫不挂,更那堪,时复闲想骷髅。 自是心忘境灭,真性优游。 常常心怀恻隐,起真慈、功行圆周。 神光灿,向大罗,恣意云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