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七坐道场三奉诏。 空花水月何时了。 小玉声中曾悟道。 真堪笑。 从来漫得儿孙好。 辩涌海潮声浩浩。 明如皓月当空照。 飞锡西归云杳渺。 巴猿啸。 大家唱起还乡调。 |
| 山前江水流浩浩,山上苍苍松柏老。 舟中行客去纷纷,古今换易如秋草。 空山楼观何峥嵘,真人王远阴长生。 飞符御气朝百灵,悟道不复诵《黄庭》。 龙车虎驾来下迎,去如旋风抟紫清。 真人厌世不回顾,世间生死如朝暮。 学仙度世岂无人,餐霞绝粒长辛苦。 安得独従逍遥君,泠然乘风驾浮云,超世无有我独行。 |
| 自古神仙,隐迹终南,万代流传。 说经台上,针活枯柏,炼丹炉下,化女石泉。 四皓商山,十老古洞,尹喜亲闻道德篇。 结庵处,有青牛系柏,白鹿升天。 翊圣古迹依然。 雪样三朝画得全。 有元真文涧,松阴一梦,钟离悟道,跨鹤金仙。 二祖披毡,甘河引度,传受重阳七朵莲。 全真教,洞天福地,象帝之先。 |
| 平生言语苦不工,甲乙未能成类稿。 曩时陶谢以诗鸣,竭力追随终莫到。 上人词锋极痛快,睥睨千人军可扫。 长须惊喜见此客,无怪绕枝鳱鹊噪。 师言能诗且工画,笔仗须先知嫩老。 复言能画亦饱参,亹亹玄谈听更好。 吾闻法海深又深,性珠可得不可讨。 若除诗画与谈禅,未审云何真悟道。 |
| 太室为衾,大块为枕。 一饭不再餐,一茶不再饮。 脱袍掷笏作百姓,十年悟道保真性。 昭文大学湛然翁,半夜室中传祖印。 无求于世长精神,自净其心延寿命。 野狐禅子落邪蹊,唯我痴庵独也正。 向来解后逢痴庵,赠我竹为帚者三。 一扫嗔,二扫贪。 惟有一病扫不得,两痴相值同酸咸。 虽然我更有一帚,建立天地同不朽。 |
| 要识刀圭诀,一味水银铅。 驴名马字,九三四八万千般。 愚底转生分别,刬地唤爷作父,荆棘满心田。 去道日以远,至老昧蹄筌。 譬如人,归故国,上轻帆。 顺风得路,夜里也行船。 岂问经州过县,管取投明须到,舟子自能牵。 悟道亦如此,半句不相干。 |
| 名山洞府三十六,若拟帽峰犹未足。 有人曾此坐丹炉,有人曾此安碁避。 一朝悟道归去来,依旧紫云锁林屋。 武荣贾客来洛阳,手携尺书叩岩谷。 觌面亲逢吕洞宾,有眼不辨郑文叔。 功成行满欲度人,酬之遗以半升粟。 岂知粒粒皆金砂,一服可但能辟谷。 先嗔后喜来重寻,痴心才动隔山谷。 故老相传金粟仙,凌霄有塔苍标玉。 乾坤外物号无尘,凡夫... |
| 道固无方实以书,要于书悟道之虚。 雷风水火易经始,草木鱼虫诗绪余。 万理所归为宝藏,一真之外是蘧庐。 俚编道欲相磋切,不道亡筌自得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