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庐山解夏洪山去,自到山边叶已飘。 鸿雁影多怜塞近,交朋书少觉身遥。 屡游骑惯将军马,不饮还封道士瓢。 心忆清吟更岑寂,玉京谁与话寒宵。 |
| 壮年筋力惯驱驰,堪叹新来数问医。 生老病催无怪者,寸关亦可自知之。 养痾抗疏吾谋是,论证投方某剂宜。 识破幻躯天赋命,儿曹昵昵复何疑。 |
| 何年清泉眼,几斛涵苍苔。 瓮盎日夜至,长满莫可涯。 天旱不知竭,众流起黄埃。 淘绠乾未定,能使沴气开。 庙祠失根柢,故老奠酒杯。 蚕民咒枣栗,千斤意徘徊。 儿童惯冷暖,预知春秋来。 临之鉴须眉,方鉴无煤炲。 窟穴若喉吭,我疑吐云雷。 何当鞭蜃螭,与国驱旱灾。 |
| 瘦骨难胜遇节衣,日高催起趁晨炊。 病怜榔栗随身惯,老觉屠苏到手迟。 一饱但蕲庚癸诺,百年甘守甲辰雌。 莫言此外都无事,柳眼梅梢正索诗。 |
| 野云和雨渡金湖,山色微风恍有无。 不惯扁舟浮浩渺,且驱羸马上崎岖。 |
| 飘然乘兴游,殽酒笑俗具。 僧居致野饭,草草亦有趣。 山僧惯迎客,煮茗新泉注。 岩花得春迟,晚秀见红素。 萧萧野市井,人物自来去。 溪光送孤舟,石色照素树。 题名扫高壁,岁月记所遇。 书罢迹已陈,出门犹反顾。 |
| 香在溪头古晋林,潇潇风雨惯曾禁。 休寻白玉堂前梦,自有此君知此心。 |
| 十载相从话岁寒,刀山剑树惯跻攀。 风云会合机轮转,行看知音笑展颜。 |
| 舟子喧呼解缆忙,驼裘答飒冷禁霜。 行分槁项新岐路,心属毛锥旧战场。 谈笑惯陪北海酒,馥膏拟炷后山香。 诗筒傥肯生毛羽,飞到幽人梦蝶床。 |
| 乾鹊飞鸣绕路隅,长须迎望果持书。 鸡豚本自无烦饷,七日山行惯食蔬。 |
| 我生场屋惯周旋,得失从知岂偶然。 天理先须尽人事,时文端有本尘编。 日烘瓮牖朝先起,雪压茅斋夜不眠。 万里夷涂从此去,著鞭宁怕祖生先。 |
| 十载三边惯辙环,来得书得报平安。 谓宜图画凌烟上,犹自翱游陇蜀间。 画策功多宁论赏,封侯事在且加餐。 传闻玉帐先禽辟,定有新铭刻剑关。 |
| 楚山清晓。 借问春多少。 松菊深深香缥缈。 萱朵兰芽交照。 丹霞洞口红泉。 从来惯醉飞仙。 不是称觞独后,后天长似先天。 |
| 梅观初花,蕙庭残叶。 当时惯听山阴雪。 东风吹梦到清都,今年雪花此年前别。 重酿宫醪,双钩官帖。 伴翁一笑成三绝。 夜深何用对青藜,窗前一片蓬莱月。 |
| 算富贵康宁,于公独厚。 天公着意君知否。 古今盛事,百岁在堂寿母。 斑衣鹤发、真稀有。 三载河阳,种花插柳。 惯父老歌谣拍手。 名香朝野,公旦云仍无负、剑光连紫气、横 |
| 江北江南一叶舟,凭将往事问东流。 锦帆月冷琼花夜,绮阁风高玉树秋。 杜牧三生开笑口,刘郎五绝掉吟头。 淮山眼见诗人惯,高筑诗坛汗漫游。 |
| 桑乾八月寒,胡中射生早。 弯弧决封牛,群氐醉眠草。 白登山头熊夜啾,胡人火猎无时休。 并州小儿惯厮杀,夜半窃得丁零头。 左手接飞鸢,右手挟双矛。 马上吹胡笳,扬鞭入朔州。 嫖姚帐前交首级,但问几颗能封侯。 吁嗟! 死士在边不用忧。 |
| 逸少池边有一丘,西山南浦惯曾游。 残年归去终无乐,闻说章江即泪流。 |
| 野日荒荒白,春流泯泯清。 渚蒲随地有,村径逐门成。 只作披衣惯,常从漉酒生。 眼前无俗物,多病也身轻。 江皋已仲春,花下复清晨。 仰面贪看鸟,回头错应人。 读书难字过,对酒满壶频。 近识峨眉老,知予懒是真。 |
| 篙撑舴艋閒来往,手把丝纶自卷舒。 妻子已谙风露惯,篷窗便可当茅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