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垂老戎衣窄,归休寒色深。 渔舟上急水,猎火著高林。 日有习池醉,愁来梁甫吟。 干戈未偃息,出处遂何心。 |
| 柳岸杏花稀,梅梁乳燕飞。 美人鸾镜笑,嘶马雁门归。 楚宫云影薄,台城心赏违。 从来千里恨,边色满戎衣。 |
| 心许征南破虏归,可言羸病卧戎衣。 迟迟不见怜弓箭,惆怅秋鸿敢近飞。 |
| 心期紫阁山中月,身过黄堆烽上云。 年发已从书剑老,戎衣更逐霍将军。 |
| 城上风威冷,江中水气寒。 戎衣何日定,歌舞入长安。 |
| 堂开冻石千年翠,艺讲秋胶百步威。 揖让未能忘典礼,英雄孰不惯戎衣。 风波险似金机骇,日月忙如雪羽飞。 莫怪尊前频浩叹,男儿志愿与时违。 |
| 疏雨从东送疾雷,小庭凉气净莓苔。 卷帘燕子穿人去,洗砚鱼儿触手来。 但欲进贤求上赏,唯将拯溺作良媒。 戎衣一挂清天下,傅野非无济世才。 |
| 愁坐兰闺日过迟,卷帘巢燕羡双飞。 管弦楼上春应在,杨柳桥边人未归。 玉笛岂能留舞态,金河犹自浣戎衣。 梨花满院东风急,惆怅无言倚锦机。 |
| 忽闻射猎出军城,人著戎衣马带缨。 倒把角弓呈一箭,满川狐兔当头行。 |
| 秋风飒飒孟津头,立马沙边看水流。 见说武王东渡日,戎衣曾此叱阳侯。 |
| 林僻来人少,山长去鸟微。 高秋收画扇,久客掩荆扉。 懒慢头时栉,艰难带减围。 将军犹汗马,天子尚戎衣。 白蒋风飙脆,殷柽晓夜稀。 何年减豺虎,似有故园归。 |
| 城上更声发,城下杵声歇。 征人烧断蓬,对泣沙中月。 耕牛朝挽甲,战马夜衔铁。 士卒浣戎衣,交河水为血。 轻裘两都客,洞房愁宿别。 何况远辞家,生死犹未决。 |
| 一笑相倾国便亡,何劳荆棘始堪伤。 小怜玉体横陈夜,已报周师入晋阳。 巧笑知堪敌万几,倾城最在著戎衣。 晋阳已陷休回顾,更请君王猎一围。 |
| 自说轩皇息战威,万方无复事戎衣。 却教孙子藏兵法,空把文章向礼闱。 |
| 仆带雕弓马似飞,老莱衣上著戎衣。 邮亭不暇吟山水,塞外经年皆未归。 |
| 荒碛连天堡戍稀,日忧蕃寇却忘机。 江山不到处皆到,陇雁已归时未归。 行李亦须携战器,趋迎当便著戎衣。 并州去路殊迢递,风雨何当达近畿。 |
| 狂寇穷兵犯帝畿,上皇曾此振戎衣。 门前卫士传清警,砌下奚官扫翠微。 云驻寿宫三洞启,日回仙仗六龙归。 当时丹凤衔书处,老柏苍苍已合围。 |
| 草昧英雄起,讴歌历数归。 风尘三尺剑,社稷一戎衣。 翼亮贞文德,丕承戢武威。 圣图天广大,宗祀日光辉。 陵寝盘空曲,熊罴守翠微。 再窥松柏路,还见五云飞。 |
| 东征辽水迥,北近单于台。 戎衣挂宝剑,玉箸衔金杯。 红烛暗将灭,翠蛾终不开。 凝夜照离色,恐闻啼晚鸦。 前年营雁塞,明月戍龙沙。 曾与五陵子,休装孤剑花。 |
| 来时圣主假光辉,心恃朝恩计日归。 谁料忽成云雨别,独将边泪洒戎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