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鵰飞鸷举丰篇诗,谁是浮屠玅总师。 若把休齐已论,风流惟有苏知。 |
| 高贤忠义古今同,手笔遗编法甚工。 宝轴传家当不朽,追杯余思凜生风。 |
| 夷清韩颂古皆无,更得高平小楷书。 旧相嘉篇题卷后,苏家能事复何如。 |
| 翰客文房万卷余,诜诜翻是蠹书鱼。 载薰载曝徒为尔,秦筑长城错备胡。 |
| 至交忘贵贱,岂可兴常论。 少似君书札,多于我梦魂。 杨岐从蜀邑,雁递到烟村。 倒箧时将读,谁言我眼昏。 |
| 蜀士相与语,故家谁得如。 千年令威宅,一纸伏波书。 |
| 唐人作诗先作聊,一聊一句名几年。 后来作者如崩川,去年百里无洄沿。 又如商鞅坏井田,夷封沟洫开陌阡。 吟哦一变成号颠,秦张功甫出此编。 我读未竟心犁然,借归手抄家自傅。 藏之箧笥待后贤,庶万有一唐风还。 |
| 天地中间着此身,合将位育入经纶。 阴阳固自生成我,爵禄安能富贵人。 利欲当权心退舍,诐淫得路俗迷律。 诸君自此腾骧去,原以先知觉此民。 |
| 皎日中天万国明,恢恢贤路庆端平。 月正元日下书诏,二十六人登姓名。 西泽射陈狸首节,东廉歌奏鹿鸣声。 谬侯何幸身为驾,要示周行玉女成。 |
| 舟约刀头止岁前,故人专使手书传。 出门江口问消息,极目寒沙空渺然。 |
| 手书不受叛臣污,摧抑多端只故吾。 已喜生前能自保,却怜身后尚遭诬。 |
| 独酌浇愁酒,慵翻信手书。 折腰行俗吏,投足且吾庐。 岁月莺声老,江湖雁影疏。 依栖五侯第,旅食近何如。 |
| 避暑就高台,不如就贤人。 贤人若冰雪,论道通鬼神。 自言信手书,字字事有因。 往往得遗逸,烜赫见名臣。 是日刘夫子,拍手气益振。 重睹太史公,吾徒幸来亲。 大笑举玉杯,陶然任天真。 内乐不复热,岂以身为身。 |
| 谯都司马拙依然,翻手为云绝可怜。 惟有凤翔周录事,手书连月寄同年。 |
| 尘埃日已远,斗数更无余。 寺到逢门入,诗成信手书。 山深僧自乐,路远客终疏。 访尽前朝景,它年一告予。 |
| 雪峰寺里曾相识,面皱颧高五十馀。 削发入山参最久,白头出世瘦如初。 觉心不共真身坏,遗偈犹能战手书。 何必塔铭并语录,吾诗自可表幽墟。 |
| 小院荒凉亦自如,才盈五亩又无余。 槛中脩竹依时种,壁上斜行信手书。 雨打杏花将烂熳,风吹杨柳渐扶疏。 诚知浊酒非公饮,频为芳辰过陋居。 |
| ...水面开,水清石无数。 煮茶僧请诗,茶香竹当户。 花笺晕浅红,霜毫脱毛兔。 引笔信手书,波峭含韵度。 置笔喜语客,眼明失沉痼。 梦觉秋满床,残月挂庭树。 病眩二十年,万花舞深雾。 梦中能楷书,以我心念故。 人生孰非梦,百年等是寓。 便欲驱车去,傍溪缚茅住。 但恐秋雨来,溪深不可渡。 |
| 我识南屏金鲫鱼,重来拊槛散斋余。 还従旧社得心印,似省前生觅手书。 葑合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疏。 谁怜寂寞高常侍,老去狂歌忆孟诸。 |
| 石台长老问公,本成都吴氏子,弃俗出家,手书《法华经》,字细如黑蚁,前后若一,将诵之万遍,虽老而精进不倦,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。 余来高安,以乡人相好,盖余懒而好睡,见之惕然自警,因赠之二小诗云。 法达曾经见老卢,半生勤苦一朝虚。 心通口诵方无碍,笑把吴鸾细字书。 〈蜀中藏经,往往有古仙人吴采鸾细书经卷,精妙可爱。 〉蒲团布衲一绳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