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四围山绕舍,一带水平湖。 远近俱堪画,登临自足娱。 |
| 秋来宇宙清,雨后山泽润。 老农喜我归,时报丰年信。 |
| 人心生剑戟,世路足风波。 只有归田好,谁能自揣摩。 |
| 新诗远寄将,字字脱尘俗。 时节近重阳,何由同把菊。 |
| 身既远市朝,足不到州郡。 但知食与眠,此外不暇问。 |
| 开门无一事,终日饱看山。 石罅鸣流水,翻惊响佩环。 |
| 出仕惭无补,长年咏式微。 天公怜我意,一旦许来归。 |
| 闲穿修竹行,时把孤松抚。 身世两相忘,恍如居洞府。 |
| 为邑赤城下,岂欲寻赤松。 我家幸不远,杖履会相从。 |
| 绿鬓久垂雪,壮心今已灰。 翩然归旧隐,端似再生来。 |
| 抚摩二字圭三复,公直一心衡不欺。 |
| 百病疮痍费抚摩,官供仍愧拙催科。 自怜鞅掌成何事,赢得霜毛一倍多。 |
| 郡大当涂古,分符得少蓬。 威如乌府在,令与绣衣同。 铃阁紬书外,花村卖剑中。 少需抚摩意,来作玉堂翁。 |
| 铸出爬沙状,儿童竞抚摩。 背如千岁者,腹柰一轮何。 器蛟瓶罂小,功于几砚多。 所盛涓滴水,后世赖馀波。 |
| 积善务增厚,求名惟恐多。 白圭宁有玷,古井竟无波。 议法资修定,监州极抚摩。 佳儿传素业,留眼看巍科。 |
| 邑贫风俗俭,君去共弦歌。 持己心宜萧,临民色要和。 寒儒尤可念,巨室已无多。 好与诸耆旧,商量细抚摩。 |
| 更须石叟共甘公,酌得民言帝自同。 四海人才容接里,百城生聚抚摩中。 似闻圣世开皇极,欲倚名贤镇士风。 看把璇玑扶大运,久于箕翼厚于嵩。 |
| 天隅把袖立春风,井络民情许上通。 暖到夜郎安静里,寒消白帝抚摩中。 摘山岂必溪芽尽,市骏何须冀种空。 月渚扁舟书好读,琅琅声与大江东。 |
| 洲沙宛在水中央,荻屋蓬窗似野航。 不战弃城谁执咎,偷生避地子保伤。 卖力已化诸山寨,沽酒从开万户坊。 如此抚摩能几日,流民端复耕桑名。 |
| 晓色曨?云日澹,绰开坦坦长途。 西宁太守问程初。 梅梢迎候骑,柳树困平芜。 九折邛峡浑可事,不妨叱驭先驱。 平平岂是策真无。 抚摩迂事业,细密钝功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