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八月秋,休处热。 塞雁来宾,井梧凋叶。 衲曾拄杖知时节,千里万里一条铁。 |
| 十年读易费膏火,尽日吟诗愁肺肝。 不解丹青追世好,欲将芹芷荐君盘。 谁为善相应嫌瘦,后有知音可废弹。 拄杖挂经须倍道,故山春蕨已阑干。 |
| 万里不挂片云,虚空突出一窍。 双髻峰{左足右孛}跳上三十三天,拄杖子向十字街头扬声大叫。 炎炎六月火生冰,夜半日轮当午照。 |
| 眼中无翳休挑刮,镜上无尘不用磨。 信脚出门行大路,横担拄杖唱山歌。 |
| 横按拄杖,坐盘陀石。 鼻孔辽天,眼晴突出。 澹烟笼古树,缺月挂藤萝。 分付后禅者,勘破老头陀。 |
| 连云松竹。 万事从今足。 拄杖东家分社肉。 白酒床头初熟。 西风梨枣山园。 儿童偷把长竿。 莫遣旁人惊去,老夫静处闲看。 |
| 黄茆持覆屋,溪石运作垣。 桑麻有余地,家家养龙孙。 春雷初起蛰,切玉供盘餐。 一朝解风箨,靉靆苍云屯。 我来倚拄杖,恐是辟疆园。 千亩倘可致,封君何足言! |
| 凿透耳聋,板夹背伛。 只要医行,不管人苦。 拄杖子,不别时宜,强行直路。 大地羊肠红棘林。 何处去。 |
| 一阳来复,暖囘幽谷。 云黄山上,喜气浮空。 绣水溪头,疏影含玉。 老胡不会转身句,无节目中生节目。 累及拄杖子,皮肤脱落尽,通身乌律漆。 |
| 万里弓旌喧特招,无能分合侣渔樵。 论心幸有西邻老,拄杖敲门话寂寥。 |
| 自性无来一法无,便於何处著工夫。 横担拄杖长安去,才出门时尽坦途。 |
| 深浅聊将拄杖探,忽然平地起波澜。 倾湫倒岳惊天地,到海方知彻底乾。 |
| 今朝五月端午,不用书符呪语。 只将者个拄杖,用作降魔铁杵。 楚大夫活捉狞龙,张天师倒骑猛虎。 触翻东海鲤鱼,直得倾贫下雨。 |
| 上下三指,彼此七马。 眼见如盲,口说如哑。 拄杖子忍俊不禁,等闲捉败。 休休,尽法恐无民,且放天寒赦。 |
| 阶下樱桃已着花,窗前野客独思家。 故人携手踏江路,拄杖敲门惊梦华。 藉草悲歌声激烈,停杯写竹字欹斜。 新蒲细柳依依绿,西北浮云望眼遮。 |
| 望州乌石与僧堂,丛识茫茫不可当。 提起衲僧拄杖子,五湖四海沸如汤。 |
| 老觉冬衣重,慵便春服轻。 衰翁脚力弱,拄杖乃能行。 八秩今时少,何光福寿并。 仰惟文与吕,盛德两耆英。 |
| 钵盂盛世界,拄杖搅沧溟。 鱼龙俱削迹,佛祖也逃形。 日午全机现,乌沉未出轮。 秋高山月白,春至烧痕青。 |
| 芍药抽红锐,荼醾缒绿长。 几家蚕落纸,比屋燕分梁。 谷雨深春近,茶烟永日香。 诗成懒磨墨,拄杖画苔墙。 |
| 知心逢岂易,语别喜从容。 因得静中趣,又寻云外峰。 吟篇题在竹,拄杖曲如松。 后会期难定,来书勿厌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