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江天閒晚已斜阳,静掩柴门对草堂。 叶落转枝翻鹘影,星飞横水带萤光。 微风得隽驱残暑,新月出音生嫩凉。 坐觉秋容转清爽,一声渔笛在沧浪。 |
| 独迳苍苔引瘦筇,墙阴修竹碧玲珑。 青山犹见及坡老,小雨何须问社公。 云冷石藏烹茗雪,日长门掩落花风。 定知神扈题梁字,不与当时劫火同。 |
| 少年书卷是生涯,白屋清朝自起家。 数上对章思有补,一生悃愊静无华。 初瞻玉节星轺下,俄见铭旌粉篆斜。 天理冥冥谁可度,但伤零落掩淮沙。 |
| 官舍掩寒扉,聊同隐者栖。 浮流穿竹过,山鸟入城啼。 宾主高谈胜,心冥外物齐。 惟应朝枕梦,长厌隔邻鸡。 |
| 道茂数遁甲,长房得役鬼。 风鉴麻衣仙,地理青乌子。 择术患不精。 精义本无二。 奇哉梦笔生,熊鱼掩前氏。 |
| 六十衰翁适得闲,一秋无事掩柴关。 雁来惨淡沙场外,月出苍茫云海间。 饮酒已衰犹爱客,著书初毕可藏山。 此生终羡渔家乐,小艇常冲夕霭还。 |
| 天畔浮云云表峰,北游奇险见居庸。 力排剑戟三千士,门掩山河百万重。 渠答自今收战马,兜铃无复置边烽。 上都避暑频来往,飞鸟犹能识衮龙。 |
| 数椽竹屋傍秋江,屋外疏篱隔柳樁。 客至旋分垂钓石,雨来自掩读书窗。 痴儿弄镜时翻背,小妇弹筝不识腔。 自古渔樵有遗逸,未应只说鹿门庞。 |
| 古观重重绕翠微,杉松深处掩双扉。 云生万壑投龙去,海隔三山放鹤归。 花洞宴游春日永,石坛朝礼曙星稀。 每听高论长生理,拟向尘中便拂衣。 |
| 仙宫碧落太微书,遗迹依然掩故居。 幢节不归天杳邈,烟霞空锁日幽虚。 不逢金简扳云洞,可惜瑶台叠藓除。 欲脱儒衣陪羽客,伤心齿发已凋疏。 |
| 时风正薰弹广陵,乱世掩抑咿嚘声。 孰谓嵇康敢不臣,此心炯炯难自明。 荒楸古墓鬼神啸,大泽深山龙凤惊。 我来听此可无语,天乎孰谓得其平。 |
| 不见彤墀日月旗,庭隅草木掩清辉。 金舆到处无新故,玉儿从来有是非。 暮雨楼台双燕入,春寒池馆百花稀。 监宫一去无人语,独自含颦咏绿衣。 |
| 举离觞。 掩洞房。 箭水冷冷刻漏长。 愁中看晓光。 整罗裳。 脂粉香。 见扫门前车上霜。 相持泣路傍。 |
| 我心忘世久,世亦不我干。 遂成一无事,因得长掩关。 掩关来几时? 仿佛二三年。 著书已盈帙,生子欲能言。 始悟身向老,复悲世多艰。 回顾趋时者,役役尘壤间。 岁暮竟何得? 不如且安闲。 |
| 老去亲朋零落尽,秋来弦管感伤多。 尚书宅畔悲邻笛,廷尉门前叹雀罗。 绿绮窗空分妓女,绛纱帐掩罢笙歌。 欢娱未足身先去,争奈书生薄命何。 |
| 一门深掩得闲权,纯白遗风要独全。 强接俗庸中反道,敢嫌贫病是欺天。 围形古寺谙寻鹤,照藓秋廊擬疏玄。 从此免惭岩下者,子真高兴未萧然。 |
| 教子通经古所贤,安贫守道节尤坚。 当熊遣烈传家世,投烛诸郎慰眼前。 不待金花书诰命,忽惊玉树掩新阡。 凯风吹棘君休咏,我亦孤怀一泫然。 |
| 倒掩衡门手自关,老身著布乱书间。 有诗尚作清宵祟,无事能妨白日闲。 薄暮上楼聊试步,经旬止酒自酡颜。 儿曹莫笑衰翁嬾,拟遍淮南大小山。 |
| 高居终日掩斋扉,幽事常多俗事稀。 露重丛篁时自泻,风高脱叶有先飞。 秋衣渐制闻砧杵,社肉初分谢蕨薇。 却笑老身闲不得,一灯明灭乱书围。 |
| 古观重重绕翠微,杉松深处掩双扉。 云生万壑投龙去,海隔三山放鹤归。 花洞宴游春日永,石坛朝礼曙星稀。 每听高论长生理,擬向寰中便拂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