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棹夷犹石壁来,寺门杂树向溪开。 七言粗可供诗本,十幅谁能致袜材。 想见高情澹云水,未嗟陈迹掩莓苔。 倦游到处浑如昔,欲住还成破雨回。 |
| 翡翠无穷掩夜泉,犹疑一半作神仙。 秋来还照长门月,珠露寒花是野田。 |
| 逢君穆陵路,匹马向桑干。 楚国苍山古,幽州白日寒。 城池百战后,耆旧几家残。 处处蓬蒿遍,归人掩泪看。 |
| 水乡寒气早,未暮掩柴扉。 篱落无人过,鸡豚各自归。 老妻熏鼠穴,稚子卧牛衣。 安得盈缸酒,深杯日日挥。 |
| 几日忽成别,出门秋草长。 西风看雁序,落月掩龙堂。 公子兰为藻,缁郎穗作香。 山中苦相忆,惟恐石成羊。 |
| 草遮回磴绝鸣銮,云树深深碧殿寒。 明月自来还自去,更无人倚玉栏干。 障掩金鸡蓄祸机,翠华西拂蜀云飞。 珠帘一闭朝元阁,不见人归见燕归。 门横金锁悄无人,落日秋声渭水滨。 红叶下山寒寂寂,湿云如梦雨如尘。 |
| 故人多逸兴,携手上高台。 赋为闲居作,怀因远眺开。 秋阴将日去,雁影带寒来。 归路瞻衡宇,松门掩绿苔。 |
| 大名掩诸古,独断无不适。 德遂天下宗,官为幕中客。 骊山浮云散,灞岸零雨夕。 请业非远期,圆光再生魄。 |
| 日影穿云亦未浓,夜来疏雨洗清空。 村前村后东风满,略数桃花一万重。 断桥隤岸数家村,雨少晴多减涨痕。 雪白鹅儿绿杨柳,日高犹自掩柴门。 |
| 回首芜城旧苑。 还是翠深红浅。 春意已无多,斜日满帘飞燕。 不见。 不见。 门掩落花庭院。 |
| 鸡鸣孤烟起,静者能卜筑。 乔木出云心,闲门掩山腹。 贫交喜相见,把臂欢不足。 空林留宴言,永日清耳目。 泉声冷尊俎,荷气香童仆。 往往仙犬鸣,樵人度深竹。 酒酣出谷口,世网何羁束。 始愿今不从,区区折腰禄。 |
| 一树梅花掩旧居,主人仙去客来疏。 白头留得吟诗友,每见郎君勉读书。 |
| 草没亭台不见踪,故交掩泪立寒风。 食鱼客去余空馆。 放鹤童归弃旧笼。 病悟前书藏夏口,死留好句在江东。 徐陵元是麒麟种,天上应须见宝公。 |
| 山边萧寂室,石掩浮云扃。 绕室微有路,松烟深冥冥。 入松汲寒水,对鹤问仙经。 石几香未尽,水花风欲零。 何年去华表,几度穷苍冥。 却顾宦游子,眇如霜中萤。 |
| 幸自返中园,非关逃微禄。 方因疾病余,黾勉供樵牧。 春至东郭田,夏来北林木。 时从远原上,日纵平郊目。 野老逢与言,道书间能读。 何为共世人,无事相追逐。 劳君问出处,日暮掩茅屋。 |
| 明月在天西,初如玉钩微。 一夕增一分,堂堂有馀辉。 不掩五星耀,不碍浮云飞。 徘徊河汉间,秀色若可餐。 清风起丛桂,白露生阶兰。 高楼望君时,为君拂金徽。 秦以尧舜音,此音天与稀。 明月或可闻,顾我亦依依。 月有万古光,人有万古心。 此心良可歌,凭月为知音。 |
| 冬温开遍向东枝,映日含风万玉姬。 何必霓裳掩前古,清癯端不羡丰肥。 |
| 新雨洗晴空。 碧浅眉峰。 翠楼西畔画桥东。 柳线嫩黄才半染,眼眼东风。 绣户掩芙蓉。 帐减香筒。 远烟轻霭弄春容。 雁雁又归莺未到,谁寄愁红。 |
| 有吴僧、醉倒墨池边,西风暗吹芳。 对苍髯冷挂,龙珠万颗,晴映经窗。 却似仙人黄鹤,笛里换时光。 静处观生意,竹老梅荒。 犹说当年分种,是枯槎远驾,万里途长。 信留真何许,烨烨楮毫香。 前度、离宫别馆,正金铺、深掩绿苔床。 都休问,一番展卷,清昼生凉。 |
| 窗掩辉辉竹,炉消细细香。 无风寒尚浅,有雨夜偏长。 饥鼠艺橐,枯萤委破囊。 十年江海梦,此夕讵能忘。 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