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萼初含雪,孤标画本难。 香中别有韵,清极不知寒。 横笛和愁听,斜枝倚病看。 朔风如解意,容易莫摧残。 |
吴王上国长洲奢,翠黛寒江一道斜。 伤见摧残旧宫树,美人曾插九枝花。 |
三月光景不忍看,五陵春色何摧残。 穷途得志反惆怅,饮席话旧多阑珊。 中酒向阳成美睡,惜花冲雨觉伤寒。 野棠飞尽蒲根暖,寂寞南溪倚钓竿。 |
万里衔芦别故乡,雪飞雨宿向潇湘。 数声孤枕堪垂泪,几处高楼欲断肠。 度日翩翩斜避影,临风一一直成行。 年年辛苦来衡岳,羽翼摧残陇塞霜。 |
摧残枯木倚寒林,几度逢春不变心。 樵客见之犹不采,郢人何事苦搜寻。 |
却将憔悴入都门,自喜青霄足故人。 万里有家留百越,十年无路到三秦。 摧残不是当时貌,流落空余旧日贫。 多谢青云好知己,莫教归去重沾巾。 |
古木卧平沙,摧残岁月赊。 有根横水石,无叶拂烟霞。 春至苔为叶,冬来雪作花。 不逢星汉使,谁辨是灵槎。 |
羽翼摧残日,郊园寂寞时。 晓鸡惊树雪,寒鹜守冰池。 急景忽云暮,颓年浸已衰。 如何匡国分,不与夙心期。 |
翔凤边风十月寒,苍山古木更摧残。 为君壁上画松柏,劲雪严霜君试看。 |
水蹴危梁翠拥沙,钟声微径入深花。 嘴红涧鸟啼芳草,头白山僧自扞茶。 松色摧残遭贼火,水声幽咽落人家。 因寻古迹空惆怅,满袖香风白日斜。 |
百雉摧残连野青,庙门犹见昔朝廷。 一生虽抱楚王恨,千载终为息地灵。 虫网翠环终缥缈,风吹宝瑟助微冥。 玉颜浑似羞来客,依旧无言照画屏。 |
三仙一一驾红鸾,仙去云闲绕古坛。 炼药旧台空处所,挂衣乔木两摧残。 清风岭接猿声近,白石溪涵水影寒。 二十四峰皆古隐,振缨长往亦何难。 |
水墨乍成岩下树,摧残半隐洞中云。 猷公曾住天台寺,阴雨猿声何处闻。 |
昔负千寻质,高临九仞峰。 真心凌晚桂,劲节掩寒松。 忽值风飙折,坐为波浪冲。 摧残空有恨,拥肿遂无庸。 渤海三千里,泥沙几万重。 似舟飘不定,如梗泛何从。 仙客终难托,良工岂易逢。 徒怀万乘器,谁为一先容。 |
行杯且待怨歌终,多病怜君事事同。 衰鬓别来光景里,故乡归去乱罹中。 乾坤垫裂三分在,井邑摧残一半空。 日晚长亭问西使,不堪车马尚萍蓬。 |
一径秾芳万蕊攒,风吹雨打未摧残。 怜君尽向高枝发,应为行人要整冠。 |
功名不复求,旧业向东周。 白草辞边骑,青门别故侯。 摧残宝剑折,羸病绿珠愁。 日暮寒风起,犹疑大漠秋。 |
岩居旧风景,人世今成昔。 木落古山空,猿啼秋月白。 谁同西府僚,几谢南平客。 摧残松桂老,萧散烟云夕。 迹留异代远,境入空门寂。 惟有草堂僧,陈诗在石壁。 |
蜀门多棕榈,高者十八九。 其皮割剥甚,虽众亦易朽。 徒布如云叶,青黄岁寒后。 交横集斧斤,凋丧先蒲柳。 伤时苦军乏,一物官尽取。 嗟尔江汉人,生成复何有。 有同枯棕木,使我沈叹久。 死者即已休,生者何自守。 啾啾黄雀啅,侧见寒蓬走。 念尔形影干,摧残没藜莠。 |
五色文章类彩鸾,楚人罗得半摧残。 金笼莫恨伤冠帻,玉粒颁惭剪羽翰。 孤立影危丹槛里,双栖伴在白云端。 上台爱育通幽细,却放溪山去不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