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孤松挺挺凛高风,万语形容不尽中。 独指平塘塘上水,水之清处俨如公。 |
| 剖竹估符墨未乾,先生雅意只青山。 潇然纸帐梅花梦,不到清香画戟间。 |
| 古貌如公更古心,宦情终浅道情深。 区区饱暖何曾计,一字廉称值万金。 |
| 平生心事辱相知,矻矻逢人说项斯。 可恨襄阳失庞老,朔风吹泪送灵轜。 |
| 尽说休官靖节贤,几人真个隐林泉。 如今却有云仍在,牢在平塘十五年。 |
| 幕府当年誉四驰,诸公每恨识这迟。 长材若肯为时用,世上何官不可为。 |
| 世态纷纷等触蛮,惟公打透利名关。 八州不作士衡梦,三径谩为元亮还。 苦淡平生安北巷,孤高一节照西山。 想应精爽难埋没,只在青松白石间。 |
| 今代平塘老,前身靖节翁。 直心行杲日,清德照寒空。 乐道箪瓢外,归真躯壳中。 政应高扁墓,百世使闻风。 |
| 巴陵三载掾,太半并棠阴。 仆守濂溪训,公推靖献心。 迨更深夜箦,茹纳惜时金。 引领西山路,天风泪满襟。 |
| 平塘古君子,出处一渊明。 诗句月般好,宦情云样轻。 从教五马贵,不博几鸥轻。 满目西山恨,遥途驻隆旌。 |
| 顾予生最后,相去又临川。 欠识先生面,幸亲令子贤。 典型端有自,衣钵岂无传。 德以君家好,清修一节坚。 |
| 靖节高风去千载,至今遗响在平塘。 洗耳洗心甘绿野,濯缨濯足付沧浪。 松间月色诗千首,竹里棋声酒几觞。 正受全归无一欠,未为公憾为时伤。 |
| 人物晨星似,谁欤硬脊梁。 高风思靖节,流派到平塘。 勇向急流退,归来三径荒。 未为先懒句,寄傲益增光。 利慾嗟澜倒,沈沦几缙绅。 颓波障流俗,砥柱赖斯人。 高节标时望,清风濯世尘。 圣朝公史笔,卓行传名臣。 |
| 取第如前俯,论兵度昔贤。 击奸清相位,捧日上虞渊。 气节公卿右,勋庸日月边。 一生惟许国,史牒谅盈编。 |
| 帝命洪枢贵,身兼制阃雄。 江淮奠诸垒,庙社赖元功。 愤虏游魂孽,驰神积虑中。 庆联兰玉秀,相业看家风。 |
| 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。 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 |
| 绿阴窗底蔚蓝光,习习清风入座凉。 五月人间同此意,故知彭泽到羲皇。 |
| 独立荒亭数过帆,横林疎处见沧湾。 故知不入豪华眼,送与凫鸥自在看。 |
| 野趣成间散,青山即故知。 竹生逾砌笋,花引隔墙枝。 舞蝶翻风乱,间云出坞迟。 倚栏无一事,俄有客传诗。 |
| 闻说官军取乞誾,将军旗鼓捷如神。 故知无定河边柳,得共中原雪絮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