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霜台御史新为郡,棘手廷评继下车。 首谒梓桐王处士,教风从此重诗书。 |
| 长门花发晓莺啼,二月春光满帝畿。 不信东风偏着柳,浪教风絮点人衣。 |
| 黯黯当窗云不驱,不教风日到琴书。 只今老子风流地,何似茅山陶隐居。 |
| 永丰坊里旧腰支,曾见青青初种时。 看尽道边离别恨,争教风絮不狂飞。 |
| 偏宜酥壁称闲情,白似溪云溥似冰。 不是野人嫌月色,免教风弄读书灯。 |
| 佛日高悬,祖月弥朗。 僧云漫漫,法雨浩浩。 禅林花发,教风春迎。 |
| 初报折篁抢地,旋闻压柳堆桥。 宁教风过掀舞,可惜雨来半销。 |
| 与君虽异坊,秋凉各平分。 已遣月入牖,更教风扫门。 照君幌中寝,拂君堂上尘。 绸缪似衣带,终日遶君身。 |
| 圣化如时雨,吾门自教风。 文翁来蜀郡,常衮在闽中。 夔足无多用,鳌头只独雄。 诸君携手上,名姓广寒宫。 |
| 相逢一岁一开怀,不奈匆匆两望赊。 缄口已生愁里棘,共镫空结梦中花。 芳林丹桂君须折,厄闰黄杨我自嗟。 犹喜鄮峰云一叶,故教风里到天涯。 |
| 别后遥知倚门母,老来偏忆出家儿。 洗竹放教风自在,傍溪看得月分明。 白快近来逢素鬓,赤穷今日得朱袍。 何妨包裹如风药,且免淋漓似水鸡。 修水引来双瀑布,长松留住半天风。 来恨不逢池水满,屏风围住芰荷香。 但令陶令长为主,莫遣灵芸错认伊。 |
| 云中子,是苏公,听予休要头*松。 顶华阳,巾九峰。 当行化,代山侗。 云游西北访崆峒。 阐善缘,立教风。 |
| 十月蔚罗行化。 去送来迎车马。 和气满山川。 教风传。 别后何时再遇。 唯愿各心开悟。 功积要三千。 化灵仙。 |
| 天佑炎图生国瑞,蓝田暂屈英僚。 始知昴宿降璇宵。 中元前五日,七夕後三朝。 江教风流临此政,少年潇洒奇标。 行看峻擢相熙朝。 功名前稷契,寿算等松乔。 |
| 锦云十里川妃供。 一棹晚凉风款送。 只愁无处着清香,满载月明船已重。 冰壶水鉴元空洞。 天意似嫌红翠拥。 并教风露入吟尊,不惜秋光浑减 |
| 宝云楼阁闹千门,林静初无一鸟喧。 闭户莫教风扫地,卷帘疑有月临轩。 水光潋滟犹浮碧,山色空蒙已敛昏。 乞得汤休奇绝句,始知盐絮是阵言。 |
| 又中秋届候,日初沈,夜微凉。 对烟障云屏,良朋益友,逸兴何长。 飙然玉轮宛转,历茫茫、巨浸跃天网。 碾破玻璃万顷,洞明三界十方。 宜将。 火枣交梨,开清赏,胜飞觞。 肆雅志幽怀,遐襟旷迹,百虑俱忘。 *思教风始振,感重阳、隐语示回阳。 桂树香传十九,致余极味先尝。 |
| 何处如今更有诗。 争教风鬓见横枝。 诗到梅边谁最似。 除是。 玉颜寂寞酒清时。 为向云间公子道。 闻早。 安排欢赏惜幽姿。 十日留花花未遇。 容我。 醉围红袖写鸟丝。 |
| 一天和气盎春晖。 桃也芳菲。 李也芳菲。 若教风打雨淋漓。 红也尘泥。 白也尘泥。 花前把酒插花枝。 歌也相宜。 舞也相宜。 鹤长凫短总休提。 长也天知。 短也天知。 |
| 金钲三声船欲发,天地苍茫忽开阖。 恶风吹倒多景楼,怒涛打碎金山塔。 涛头抛船入半空,船从空中落水中。 势如崩山垧日二十九,声如推随万石之虡千石锺。 岸人惊呼船欲没,舟人绝叫船复出。 平生所闻杨子江,无风已自波相撞。 莫教风动一波起,三日奔腾收不止。 君不见,逆酋投鞭欲断流,槁街自送月氏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