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禽鸟春风乐与同,有将理趣道儒宗。 两朝褒赏衣冠旧,一德充融礼乐隆。 天地无心驰电马,人民有望慰云龙。 馀年八十无全食,独抱青山继祖风。 |
| 倚树而吟据槁梧,自怜尔雅注虫鱼。 汝曹更作书中蠹,不愧鲲鹏海运欤。 |
| 紫台宵漏竭,青门曙鼓通。 轻霞照复道,徐吹转相风。 玉鸾光万骑,金舆郁五戎。 鸣笳犹度阙,清跸尚喧宫。 云旗乱陌紫,羽旆杂尘红。 百城归北丽,两汉久惭雄。 吾曹陋薄技,馀庆洽微躬。 平源已起洛,印手亦还丰。 得奉衣冠盛,仍观书轨同。 犹言待封告,未忍向华嵩。 |
| 西征乃届此,山路亦悠悠。 地干纪灵异,同穴吐洪流。 滥觞何足拟,浮槎难可俦。 惊波鸣涧石,澄岸泻岩楼。 滔滔下狄(文苑作秋。 )县,淼淼肆神州。 长林啸(文苑作笑。 )白⑴兽,云径想青牛。 风归(文苑作扫。 )花叶散,日举烟雾收。 直为求人隐,非穷辙迹游⑵。 |
| 寂寞新文苑,平安旧战场。 两间余一卒,荷戟独彷徨。 |
| 省署开文苑,沧浪学钓翁。 |
| 览照笑浮生,秋霜发数茎。 才高空有气,官散即无荣。 贫久心还乐,吟多骨亦清。 他年文苑传,应不漏吾名。 |
| 不觉岁将(文苑作时。 )尽,已复入长安。 月影含冰冻,风声凄夜寒。 江海波涛壮,崤潼坂险难。 无因寄飞翼,徒欲动和銮⑴。 |
| 汉代神仙玉作堂,六朝文苑李男香。 过江子弟倾风采,放学归来祀卫郎。 |
| 立言高往古,抱道郁当时。 铅椠方终业,风灯忽遘悲。 名垂文苑传,行纪太丘碑。 后嗣皆鸾鷟,吾知庆有诒。 |
| 洛阳春稍晚,四望满春(文苑作青。 )晖(《初学记》作辉。 )。 杨叶行将暗,桃花落未稀。 窥檐燕争人,穿林鸟乱飞。 唯当关塞者,溽露方沾衣⑴。 |
| 岸⑴烟起暮色,岸水带斜晖。 径狭横枝度,帘摇惊燕飞。 落花承步履,流涧写行衣。 何殊九芝盖,薄暮洞庭归(○文苑英华百五十七。 )。 |
| 碧海虽欣瞩,金台空有闻。 远水翻如岸,遥山倒(文苑作到。 )似云。 断涛还共合,连浪或时分。 驯鸥旧可狎,卉木足为群。 方知小姑射,谁复语临汾⑴。 |
| 翻阶没细草,集水间疏萍。 芳春照流雪,深夕映繁星(○古文苑九。 《诗纪》五十七。 )。 |
| 孟轲叙游圣,枚乘说愈疾。 逖⑴听乃前闻,临深验兹日。 浮天迥无岸,含灵(文苑作虚。 )固非一。 委输百谷归,朝宗万川溢。 分城⑵碧雾晴,连洲彩云密。 欣同夫子观,深愧玄虚笔⑶。 |
| 少年尝苦节,从我北城隈。 丽日明文苑,繁星让斗魁。 垂垂绿绶晚,冉冉白丝催。 更菲游仙去,鲸波秦凯回。 |
| 华林书院集群英,讲育兴来里巷荣。 宾友尽为文苑客,子孙多是帝门生。 九重下诏亲旌义,四相留诗自著名。 致使举家在霄汉,更将忠孝答皇朝。 |
| 越客南来夸桂麖,良工用意巧缝成。 看时共说茱萸皱,著处嫌无鸲鹆鸣。 百里奚身悲甚似,五羊皮价敢全轻。 日于文苑陪高步,赢得芳尘接武名。 |
| 桃花浪稳布帆张,汉节新除蜀郡郎。 自昔儒林无别墨,只今文苑有他杨。 碧难回保光灵远,白狗稠滩道路长。 我亦郎潜归未得,故溪幽梦炯鸥行。 |
| 弱冠理玄训,文苑思驰声。 奔走二十年,饥寒苦躬耕。 苟禄非所甘,恣我遗世情。 王充论《潜夫》,子云著《玄经》。 昔贤获我心,所务身后名。 勖哉事铅椠,姑以毕余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