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珊瑚文采烂银钩,挟策相期汗漫游。 世路商盘更周诰,旅亭楚尾望吴头。 新诗聊写别来况,过雁俄惊客里秋。 魂梦也知飞不到,夜长赢得数更筹。 |
| 文采珊瑚钩,淑气含公鼎。 炯炯一心在,天水相与永。 |
| 文采晁无咎,襟期李伯时。 昔为钩直钓,今是劫忙棋。 弩谷深无路,盘堤薄有基。 广文如我冷,两地四愁诗。 |
| 文采於菟见一斑,旧知句法有渊源。 殷勤不废琢磨力,圆熟几无斧凿痕。 明日风烟空有梦,何时樽酒得重论。 秋来景物皆佳句,写寄银钩莫厌烦。 |
| 少传名德重,蔚然人物师。 群孙满丹穴,嘉瑞尽长离。 勿叹毛羽短,已惊文采奇。 勉哉勤志业,余庆未应衰。 |
| 少年人物江山秀。 流落天涯今白首。 形容憔悴不如初,文采风流仍似旧。 百花元是仙家酒。 千岁灵根能益寿。 都将万事付天公。 且伴老人开笑 |
| 灯火相从总角初,只今已是十年余。 穷愁懒漫吾犹故,文采雍容子甚都。 连璧肯来同寂寞,归鞍宁不少踌躇。 风流一别应如雨,傥有来鸿细作书。 |
| 先生学业自无双,当代闻人共叹降。 文采羡君高楚梦,诗声笑我类吴江。 槐花过雨金堆砌,山色经秋碧满窗。 一幅珠玑照尘眼,龙文端信笔能扛。 |
| 惟曾家世颇堪论,文采南丰实浚源。 德必有言人望重,义形於色主威尊。 随珠未可轻弹雀,腐鼠从教竞吓鵷。 固是相门终出相,鲁公泉下有英魂。 |
| 静居门巷似乌衣,文采风流众所归。 别乘同来二千石,化民曾寄十三徽。 寒香亭下方遗爱,吏隐堂中已息机。 暂与计司参婉画,百城官吏借光辉。 |
| 天资洒落更瑰奇,何患诸公不己知。 运蹇尚须资汲引,时来宁复藉维持。 家声况是钧公裔,文采还高幼妇碑。 大器成时须在晚,如君方壮未为迟。 |
| 伯鸾长啸出东都,来卜龙邱二亩居。 千岁仍昆作英语,五噫文采尚周馀。 胸中万卷未得力,堂下一言谁识渠。 我亦微官方冷甚,恨无燕玉可相嘘。 |
| 城南小住。 情适闲居赋。 文采风流合倾慕。 闭户著书自足。 阳春常驻山家。 金樽酒进胡麻。 篱畔菊花未老,岭头又放梅花。 |
| 文采风流今已矣,夫何能见紫芝眉? 中天气黯星河惨,南国春寒草木悲。 政事堂堂传两省,论谈娓娓动诸司。 老成如此多关系,青琐诸公泪亦垂。 |
| 使君文采欻翩翩,投檄归来志浩然。 新构凤麟洲上屋,恰如书画米家船。 干将破壁龙俱化,脉望飞空蠹亦仙。 更试囊中五色笔,桂花香露洒银笺。 |
| 雅颂成章早,春秋发论长。 风规留叔向,文采似中郎。 览古明兴废,临危喜激昂。 南迁初不恨,李杜得从滂。 |
| 龙岩县令亦好奇,腊月赠我生虎皮。 霜牙电睛已寂寞,鹊形剪斑犹陆离。 最珍肩脊不受箭,须爪皆具无缺亏。 革工入手硝使熟,软可寐藉忘其威。 想当枯草穷秋时,风皞谷震落日低。 岂知与世玩文采,叹息摩挲为赋诗。 |
| 三生石上指空弹,读罢《楞严》静里观。 尘土何堪埋玉树,梨花小阁又春寒。 性带烟霞秀可餐,蕉窗煮梦静无喧。 只今韵魄翛然去,何必双飞文采鸳。 ¤ |
| 汉庭文采有相如,天子通宵爱子虚。 把钓看棋高兴尽,焚香起草宦情疏。 楚山重叠当归路,溪月分明到直庐。 江雨潇潇帆一片,此行谁道为鲈鱼。 |
| 幸分微禄养闲身,杖策登高拟令辰。 贫愧减员招酒伴,闲多债数得诗人。 不辞眼见黄花旧,却恐花惊白发新。 人道二疏贤父子,我疑文采是天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