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松桂有嘉色,不与众芳期。 金石有正声,讵将群响随。 君子著雅言,以道不以时。 仰止江夏公,大醇元小疵。 孜孜经纬心,落落教化辞。 上有帝皇道,下有人臣规。 邈与圣贤会,岂以富贵移。 谁言荆棘滋,独此生兰芝。 谁言蛙黾繁,独此蟠龙龟。 岂徒一时异,将为千古奇。 愿此周召风,达我尧舜知。 致之讽谏路,升之诰命司。 二雅正得失,... |
| 骊珠一颗千仞渊,渔翁探得遭骊眠。 一朝吹堕千万颗,恐是蛟骊卧半天。 骈花俪叶妙天下,文赋直追古班马。 手抉河汉裂锦章,写在诗歌轧骚雅。 大篇赤手捕长蛇,不须控勒骑生騧。 短篇任意起忽伏,苍江浩浩涛中槎。 文章妙手压场屋,到底亡羊还得鹿。 庐陵方买载月舟,清淡又展朝天轴。 军将打门书一封,呼起醉梦为醒忪。 只怕至宝不肯留山中,... |
| 流水不还剡,落花终到鄞。 偶逢归峡客,乃是寄书人。 古刹藏山志,他生结愿因。 烦君同校正,字字莫留尘。 |
| 黎盘云,与白玉蟾有联句。 事见《海琼玉蟾先生文集》卷六。 |
| 不相菲薄不相师,公道持论我最知。 一代正宗才力薄,望溪文集阮亭诗。 |
| 执礼身虽退,思贤宠未衰。 垂行三入命,遽逼九原期。 本末皆书史,功名别树碑。 须知文集里,全似白公诗。 |
| 乡国论文集古欢,幽人三五薜蘿看。 从知阆苑桃花色,不及溪松耐岁寒。 |
| 迹忝词林旧,官为郎署卑。 同群甘鸟兽,苟禄为妻儿。 未有一事立,空惊双鬓衰。 唯怜文集里,添得谪官诗。 |
| 渭阳梦断几经年,幸甚东床再有缘。 跃鲤庭中看铸鼎,乘龙门外待扬鞭。 墓碑不载韩翱字,文集应传李汉编。 愁满重慈鬓边雪,夜来风雨暗前川。 |
| 谱按江西派,声名过浙间。 弃官从早岁,买屋向深山。 文集通僧借,渔舟载鹤还。 待予归旧里,又得到柴关。 |
| 千万僧中宝,三朝帝宠身。 还源未化火,举国葬全真。 文集编金在,碑铭刻玉新。 有谁于异代,弹指礼遗尘。 |
| 薄丈丈。 薄丈丈。 八旬有四,因甚发心修养。 看重阳、文集全真,得知些味况。 勿言老,休寿相。 外貌苍苍,内容侗傥。 气不断、亦可修持, |
| 前三年,元微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。 凡五秩,每秩十卷,迄长庆二年冬,号白氏长庆集。 尔来复有格诗、律诗、碑、志、序、记、表、赞,以类相附,合为卷轴,又从五十一以降,卷而第之。 是时大和二年秋,予春秋五十又七,目昏头白,衰也久矣,拙音狂句,亦已多矣。 由兹而后,宜其绝笔,若余习未尽,时时一咏,亦不自知也。 因附前集报微之,故复序于... |
| 妙行真人,重阳师父,遇师吕祖玄通。 十年了道,归去得乘风。 一纪三番下界,性正直、凡事依公。 天上现,无为手段,超显自然功。 全真文集里,藏机隐密,妙在其中。 论龙吟虎啸,婴姹娇容。 玉内金光灿灿,神丹结、跃出灵宫。 人还悟,速修清净,休受世间崇。 |
| 尘架多文集,偶取一卷披。 未及看姓名,疑是陶潜诗。 看名知是君,恻恻令我悲。 诗人多蹇厄,近日诚有之。 京兆杜子美,犹得一拾遗。 襄阳孟浩然,亦闻鬓成丝。 嗟君两不如,三十在布衣。 擢第禄不及,新婚妻未归。 少年无疾患,溘死于路歧。 天不与爵寿,唯与好文词。 此理勿复道,巧历不能推。 |
| 岁寒始见松将柳,道远方分骥若驽。 凿井为山新意气,断干穿石老工夫。 重湖水作葡萄涨,五老云成锦绣铺。 万古千秋模不尽,几家文集几家图。 |
| 原诗各本皆缺以上。 《竹溪先生文集》卷一一。 |
| 近来章奏小年诗,一种成空尽可悲。 书得眼昏朱似碧,用来心破发如丝。 催身易老缘多事,报主深恩在几时。 天遣两家无嗣子,欲将文集与它谁。 |
| 昔人为太守,南物不入囊。 亦有市文集,悔恨不能忘。 所以致平理,闾阎富而康。 泉民困赋役,脱身事舟航。 绝域在何许,羁留动经霜。 南风不堪托,十发五飘扬。 过期不见归,妻子泣相望。 所得知几何,旧债未及偿。 公家既重征,忍痛如刳肠。 况复吏不仁,低价尽取将。 民财本膏血,舶货尤可伤。 吾闻坡仙言,犁牛博沉重。 燔牛以祈福,... |
| )。 入元,拜翰林学士承旨。 至治二年(一三二二)卒,年六十九,封魏国公,谥文敏。 有松雪齐文集。 今古几齐州。 华屋山丘。 杖藜徐步立芳洲。 无主桃花开又落,空使人愁。 波上往来舟。 万事悠悠。 春风曾见昔人游。 只有石桥桥下水,依旧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