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牡丹开尽桃花红,班笋迸林迟角丰。 两株远寄川上鸿,韩郎辍口赠楚翁。 便令剥锦煮荆玉,甘脆不道箪瓢空。 小谢旧城昭亭下,侵天筀竹溪西东。 螗蜋生後出牙茁,罗列满地争强雄。 是时楚翁所食寡,朝饭暮饭唯其充。 今来得此谓过分,一贵一贱物苟同。 |
| 麟川仙馆翠琅玕,荷子携来白鹤山。 未效葛陂龙种化,绝胜湘浦泪痕斑。 裁为拄杖一寻许,巧作轻舆四尺悭。 儿子门生俱努力,病夫欲过虎谿还。 |
| 蜀江濯锦含文漪,竹生江岸初绿滋。 锦波一浸入竹肌,万洗不落斑在皮。 又闻泪点洒舜妃,遗迹渐染传今时。 搯不受爪滑可持,隐起高节无屈欹。 江神虽宝莫自私,烟根忽逐霜刀离。 截而为杖得者谁,庞眉大士今一枝。 {左文右扁}斓颇与坏衲宜,朝跻山巅暮江湄。 山备兕虎江蛟螭,尔杖未折莫汝危。 足力自健无险巇,安用童子两肩为。 当年常竹纹无奇... |
| 湘水流,湘水流,九疑云物至今愁。 君问二妃何处所,零陵香草露中秋。 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 楚客欲听瑶瑟怨,潇湘深夜月明时。 |
| 珠凫玉雁又成埃,斑竹临江首重回。 犹忆年时寒食祭,天家一骑捧香来。 |
| 俗谓鹅翎未必然,娥英恐是古时传。 溪声流尽苍梧泪,斑竹林中闻杜鹃。 |
| 妾恨比斑竹,下盘烦冤根。 有笋未出土,中已含泪痕。 |
| 湘江斑竹枝,锦翅鹧鸪飞。 处处湘云合,郎从何处归。 |
| 斑竹林边有古祠,鸟啼花发尽堪悲。 当时惆怅同今日,南北行人可得知。 |
| 古木苍山掩翠娥,月明南浦起微波。 九疑望断几千载,斑竹泪痕今更多。 |
| 调入苍梧斑竹枝,潇湘渺渺水云思。 听来记得华清夜,疏雨梧桐独坐时。 |
| 乞得雨初霁,登临一解颜。 自携斑竹枝,来对白云山。 月色朦胧里,溪声远近间。 相留且盘礴,莫惜夜深还。 |
| 儿女咿嘤斑竹床,蜩螗六月沸如汤。 登楼谁问牛郎事,只看银河意已凉。 |
| 渔翁那会我,傲兀苇边行。 乱世难逸迹,乘流拟濯缨。 江花红细碎,沙鸟白分明。 向夕题诗处,春风斑竹声。 |
| 青草仍残照,黄陵一望中。 壁书迁客泪,帘卷过湖风。 斑竹痕犹浅,苍梧恨莫穷。 年年秋水上,瑶瑟伴惊鸿。 |
| 未识佳人寻桂水,水云先解傍壶觞。 笋林次第添斑竹,雏鸟参差护锦囊。 乳洞此时连越井,石楼何日到仙乡。 如飞似堕皆青壁,画手不强元化强。 |
| 金殿销香闭绮栊,玉壶传点咽铜龙。 狂飙不惜萝阴薄,清露偏知桂叶浓。 斑竹岭边无限泪,景阳宫里及时钟。 岂知为雨为云处,只有高唐十二峰。 |
| 潇水长,湘水长,三湘最苦是潇湘。 无限泪痕斑竹上,幽兰更作二妃香。 |
| 鸣鸠一声斑竹林,怀远感时惊寸心。 却忆南园春半夜,荠花如雪草初深。 |
| 黯黯闭宫殿,霏霏荫薜萝。 晓峰眉上色,春水脸前波。 古树芳菲尽,扁舟离恨多。 一丛斑竹夜,环佩响如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