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援疏蛮色,铜标何可穷。 人烟时亦有,海色自如空。 髭发梅分白,旌旗瘴减红。 惟应莳药罢,都在酒醪中。 |
将兵还似将风骚,军帐从容自不劳。 鼓角悲风肃人马,旌旗蔽日闪弓刀。 折冲正自烦樽俎,急檄宁闻借羽毛。 洗眼临淮新号令,凭谁挑战醉挥毫。 |
蔽野旌旗色,满山笳吹声。 功名早晚就,裴度亦书生。 |
赤城山下万人家,隐隐烟霄隔海霞。 石上仙书留鸟迹,碗中佛供落天花。 参云台树寒阴直,照日旌旗暖影斜。 遥想铃齐无别事,只缘风景费才华。 |
小队旌旗西郭头,笋舆缓步年农畴。 十分田有九分闢,今岁人无去岁忧。 贴水新秧头欲起,连云宿麦颔都收。 天怜老子勤民瘼,赐与丰年不待分。 |
天将天堑护吴天,不数殽函百二关。 万里银河泻琼海,一双玉塔表金山。 旌旗隔岸淮南近,鼓角吹霜塞北闲。 多谢江神风色好,沧波千顷片时间。 |
壮岁专城身欲老,儿时射策眼今昏。 战创满面谁能管,旧事逢人且莫论。 壁壘旌旗分一路,弟兄父子就名门。 回瞻永阜陵前柏,莫忘当时教育恩。 |
鹤雁旌旗导紫軿,方瞳秋水照人明。 泰山可碎胆常定,沧海自浑心转清。 万事至公如正献,片言不妄即元城。 擎天正要坚牢柱,长与皇家植太平。 |
薝蔔花中燕子飞,旌旗小队到招提。 客车陆续毡重席,僧馔雍客藿间藜。 文奕已先元墅夺,诗坛渐压鲁山低。 归来醉步谁扶杖,月在牛栏西复西。 |
送春归,在何处。 禾黍正离离,江城匝屯戍。 杨花零点旌旗,天涯芳草连云暮。 旧园桃李遍荆棘,故国楼台尽狐兔。 衣冠不见洛阳花,胡马犹嘶汉宫树。 吴江水绿吴山青,春到春归别有情。 柳色迎人下关塞,随军万里清胡尘。 黄金台榭未埋没,当年勿秦无人。 |
忆昔初为总角儿,年年秋后厌旌旗。 只今廓廓浑无事,樽酒何妨乐圣诗。 |
羽檄分兵控上流,时传烽火过邻州。 楼船半渡旌旗晓,胡马欲来江汉秋。 淝水投鞭真流语,幄中借箸有奇谋。 吾儒雅有康时意,不把诗轻万户侯。 |
白发汉中郎,旌旗下建章。 雪通沙路润,春入塞云黄。 地势井陉口,天文大昴旁。 平时卷金甲,壮略寄壶觞。 |
扑面征尘去路遥。 香篝渐觉水沈销。 山无重数周遭碧,花不知名分外娇。 人历历,马萧萧。 旌旗又过小红桥。 愁边剩有相思句,摇断吟鞭碧玉梢。 |
旧馆芸香锁寂寥,斋舲东下入秋涛。 江晴风暖旌旗扬,木落霜清鼓角高。 吟就彩牋宾已醉,舞翻红袖饮方豪。 平生粗得为州乐,因羡君行首重搔。 |
节旄弹压万旌旗,中使传宣表睿知。 重见相公官又长,宛然谦下蜀中时。 |
舍车跨马喜新晴,倍风旌旗照眼明。 顾我未能流美化,邦人何事喜相迎。 |
元戎驱小队,来赴野人期。 山静传呼远,风轻游赏宜。 飞萝穿杖屨,芳草焕旌旗。 好借丝纶手,雕镌一小诗。 |
旌旗翻日淮南道,兴罢归来雪一船。 正有佛光无处着,独将佳句了山川。 |
貔虎云屯细柳营,旌旗号令转精明。 人言郤轂诗书帅,自有孙卿仁义兵。 关塞金汤今奠枕,江淮草木旧知名。 家声凛凛汉人杰,看取筹帷功业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