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狂敌合灰飞,致我天王下紫微。 士马生风增锐气,旌旗蔽日耀皇威。 愧无一策裨黄屋,滥逐千官扈赭衣。 智略如君宜有用,周行指日看来归。 |
捧诏出明光,飞轩陟太行。 玉墀分近侍,虎绶给新章。 笳吹喧行陌,旌旗卷夜霜。 雁归汾水绿,城压代云黄。 土屋春风峭,氊裘牧骑狂。 关山宁久驻,剩宴柳溪傍。 |
碧水东流,白云西去。 旌旗卷尽西山雨。 淡烟寒露黄昏,伤怀又是别来处。 双眼增明,青山如故。 故人怪我来何暮。 征*声震五更风,梦魂惊 |
翠华巡幸驻离宫,锦缆龙舟万乘东。 银瓮香浮仙醴绿,金堤花簇御筵红。 逶迤箫鼓来天上,滉漾旌旗在月中。 回首可怜春殿隔,如花宫女泣东风。 |
旌旗赴天台,溪山晓色开。 万家悲更喜,迎佛送如来。 |
马上黄沙拂面行,汉家何日不劳兵。 匈奴久自忘甥舅,仆射今谁托父兄。 云外旌旗婆勒渡,月中刁斗受降城。 左贤早待长绳缚,莫遣论功白发生。 |
诏书催发太频频,千骑东来喜望尘。 不为寻芳宁较晚,固应入境便颁春。 风和渐觉旌旗转,野旷遥闻钲鼓新。 千里嗷嗷方待哺,自惭何以慰斯民。 |
天兵十万勇如貔,正是酬恩报国时。 汴水波澜喧鼓角,隋堤杨柳拂旌旗。 前驱红旆关西将,坐间青娥赵国姬。 寄语长安旧冠盖,粗官到底是男儿。 |
笳鼓下层台,旌旗转长屿。 桥响骛归轩,溪明望行炬。 北临白云涧,南望清风阁。 出树见人行,隔溪闻鱼跃。 断虹跨曲岸,倒影涵清波。 为爱斜阳好,回舟特特过。 |
龙虎东西两踞盘,帝教弹压此山川。 风行魏蜀三分国,浪静江淮万里天。 半壁旌旗佳丽地,十州鼓角郁葱边。 便当击楫中流誓,莫使鞭为祖逖先。 |
此是前朝扈跸功,祥飞一朵锦云红。 旌旗南渡长江外,香火西湖片水中。 白鹤往来华表月,碧桃开落石坦风。 刘郎今日玄都过,十四年前事不同。 |
将军结发事先朝,百战山河血未销。 总说霁云能慷慨,兼闻去病最嫖姚。 烟尘剑戟迷秋峒,风雨旌旗落莫潮。 自古英雄须庙食,精灵何待《楚辞》招! |
千秋从昔庆嘉名,四海而今加太平。 十里旌旗明晓色,万家弦管被新声。 五云已逐阳乌见,百兽方随仪凤鸣。 更喜簪绅趋燕衔,南山祝圣愿同倾。 |
天街云骑拥青騧,明月参差印帽纱。 簇仗旌旗相掩映,报班钟鼓未停挝。 晨光隐约通三殿,和气氤氲满万家。 朝下迥无人语杂,早莺啼出内园花。 |
婺女星边喜气频,越王台上坐诗人。 雪晴山水勾留客,风暖旌旗计会春。 黎庶已同猗顿富,烟花却为相公贫。 何言禹迹无人继,万顷湖田又斩新。 |
桑枯村村烟树浓,新秧刺水麦梳风。 舟行苕霅双溪上,人在苏杭两郡中。 彭角丽声相旦暮,旌旗小队问青红。 主人夙有视仙骨,合住水晶天上宫。 |
两地旌旗一闰中,十年监牧九卿崇。 安舆遍就东南养,遗俗将陶雅颂功。 爱护元身如宝玉,节宣时序戒螟螽。 遥知独上千山路,处处梅花逐暖风。 |
鸾囚凤锁楚江头,一叶梧桐惊早秋。 云雨已成今昨梦,乾坤不尽古今愁。 汾湖箫管惊神鳄,海岛旌旗殉野鸥。 伐桂锄兰都细事,翻令鱼网漏吞舟。 |
当时谋战不谋安,将众多多是祸端。 万垒在前攻掠易,四方无事保全难。 晓堂锺鼓修淮祀,古壁旌旗拥汉官。 天下息肩兵革定,一瞻祀宇一长叹。 |
面拥旌旗鼓乐随,谁知锦被裹疮痍。 吏那秋敛充春赋,兵待朝输作暮炊。 缩手判支穷措大,攒眉书准老沙弥。 此是履翁新活计,雁书多报故人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