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客宦乘流同木偶,入村随俗自猴冠。 鴒飞原上正相应,豆泣釜中当少宽。 貂阙长忧狗尾续,客来应借凤毛看。 陇西衣钵传无尽,熟看群儿现宰官。 |
| 古人亡,古人在,古人不在天应改。 不留三句五句诗,安得千人万人爱。 今人只笑古人痴,古人笑君君不知。 朝来暮去能几许,叶落花开无尽时。 人生须要印如斗,不道金槌控渠口。 身前只解皱两眉,身後还能更杯酒。 李太白,阮嗣宗,当年谁不笑两翁。 万古贤愚俱白骨,两翁天地一清风。 |
| 长桥春水拍堤沙。 疏雨带残霞。 几声脆管何处,桥下有人家。 宫树绿,晚烟斜。 噪闲鸦。 山光无尽,水风长在,满面杨花。 |
| 台星八轸照三湘,申画南云作寿乡。 太始以来山色在,北流无尽长声长。 曾开星极颁诸福,亲把鸿钧转八荒。 却倚虚栏看平楚,野潢闲受济川航。 |
| 万丈崖头立一梯,百丈竿头垂一手。 绵团裹铁云包月,麒麟海里翻筋斗。 回天拓地立教门,斩新气概鼎乾坤。 倪王人指碧溪水,尽是渠侬无尽恩。 谁乎,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。 |
| 闯门不乏远方朋,辟席浑如问话僧。 笔底烟云无尽藏,谭间霜霰不寒凝。 身行建德欢谣里,人在春台瑞日升。 老子生涯漫訾省,拥书犹傍短檠灯。 |
| 乱山无尽水无边,田舍渔家共一川。 行篇江南识天巧,临窗开卷两茫然。 |
| 庭梧叶密未惊秋。 风雨潇潇特地愁。 愁绪如丝无尽头。 思悠悠。 怅望王孙空倚楼。 |
| 小儿亦解挽公留,知有人閒第一流。 老我相思无尽藏,临风一日几搔头。 |
| 对看中秋是好天,健来欣为子分田。 只消菽水叹无尽,况有经书腹可便。 家事既传情思稳,吟篇谩写墨痕鲜。 惟馀学课随年捱,共我艰劬知几员。 |
| 千林脱落群芳息。 有一枝先白。 孤标疏影压花丛,更清香堪惜。 吟情无尽,赏音未已,早纷纷藉藉。 想贪结子去调羹,任叫云横笛。 |
| 指点縠江水,遥认作琼醅。 介公眉寿,年年倾入紫霞杯。 寿与江流无尽,人在壶天不老,谈笑领春回。 昨夜瞻南极,列宿拱中台。 补天工,取日手,济时材。 不应勇退,归来绿野宴瑶台。 天要先生调燮,人要先生休养,虚左待重来。 再捧长生箓,依旧面三槐。 |
| 物外神仙窟,巾车为小停。 一泓寒玉境,四面翠微屏。 清境诗无尽,红尘眼顿醒。 我来谋此住,把酒问山灵。 |
| 梅蕊小春天气,橘林良月风光。 五云边近九霞觞。 美景初无尽藏。 老矣相逢湖海,年来游遍潇湘。 诗情满眼兴何长。 赢得烟霄直上。 |
| 天香无尽藏,参透古来希。 便使露些子,犹为杜德机。 |
| 雨入黄梅故弄晴,群龙须我一投诚。 此无尽藏君为主,大贝明珠我得倾。 |
| 江山风月,耳目声色。 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 造物之无尽藏,月白风清,有客有酒。 踞虎登龙,放舟中流。 听其所止而休焉。 归去来兮,昨非今是。 旧菊都荒,新松老矣。 吾年今已如此。 归去来兮,忘我忘世。 草木欣荣,幽人感此。 吾生行且休矣。 |
| 七十引年遵礼经,君家何事最为荣。 清朝叔侄同辞禄,归去田无尽列卿。 远近溪山资胜尝,往还舟楫称闲行。 谁知东路贤哉叹,二阮方能继此声。 |
| 秋风又到人间。 叶珊珊。 四望烟波无尽、欠青山。 浮生事。 长江水。 几时闲。 幸是古来如此、且开颜。 |
| 看花只为雨愁人,一片才飞减却春。 独此得春无尽藏,每於愁外见精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