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种竹才添十数竿,题诗已仅百余篇。 有时碎影摇金地,尽日清风伴玉泉。 不与爱鱼人把钓,肯教骑马客求鞭。 平生最喜此君子,一洒何当听雨眠。 |
| 诗酒尚堪忘世虑,陶然且复咏闲居。 园林几日清秋好,风雨一番黄落初。 翳翳荒村烟景寂,迢迢虚阁暮钟疏。 经时不得故乡信,谁道雁来能寄书。 |
| 五岭梅花迎腊开,三川正月赏寒梅。 相去万里先一月,始知春色从南来。 何人妙曲传羌笛。 尽日清香落酒杯。 料得天涯水归客,也应临此重徘徊。 |
| 长夏村墟风日清,檐牙燕雀已生成。 蝶衣晒粉花枝舞,蛛网添丝屋角晴。 落落疏帘邀月影,嘈嘈虚枕纳溪声。 久斑两鬓如霜雪,直欲渔樵过此生。 |
| 运偶昌时远更深,果然谷在我中心。 从风臣偃光朝野,此日清华见翰林。 举措乐时周礼法,思贤教古善规箴。 少年学士文明世,一寸贤毫数万寻。 |
| 柳经沈雨舞腰慵,莺入新阳曲未终。 照径自藏尘外境,憎花不爱世间红。 桥分知为前溪改,寺远因寻别路通。 更待薰风日清永,长歌呼就满蒲风。 |
| 埋玉愁闻薤露歌,向来耆艾日清磨。 平生所至棠阴在,晚岁其如麦秀何。 洛社竟虚同甲会,鉴湖应改旧时波。 四春手植烦调护,万感今犹忆烂柯。 |
| 青春已复作许妙,蜀锦轻覆千林殷。 愧无好语赠秦岭,犹想柁楼萦戍山。 少日清尊兼白堕,暮年华发与苍颜。 自怜饱作三堂梦,不在边笳牧马间。 |
| 采药至山寺,仲冬野日清。 寒光侵草色,阳气入钟声。 雉子飞余雪,渔人出晚晴。 占年望云物,未得免浮生。 |
| 晓日清明天,夜来嵩少雨。 千门尚烟火,九陌无尘土。 酒绿河桥春,漏闲宫殿午。 游人恋芳草,半犯严城鼓。 |
| 万里沅湘浩荡秋,秋来佳致日清遒。 湖平一碧波光静,雨足千崖暑气收。 底事欢声腾下隽,祗今贤宰在中牟。 民情天意归仁寿,看到三公尚黑头。 |
| 胎仙谁遣到尘寰,尽日清吟伴我闲。 不作冲天支遁想,颇疑携箭佐卿还。 欲追鸾驾烟霞上,肯处鸡群伯仲间。 为语齐云好看取,他年我欲访缑山。 |
| 盖世功名国子师,青春入觐道方夷。 荣华素定终须有,事业难期便勇为。 此日清尊同一笑,明朝丹陛听危词。 东风总送仙舟去,杨柳江头谩似丝。 |
| 少日清孤效乐天,谏书未落世间传。 曾圆八节滩头梦,重了三生石上缘。 雪竹霜林便老境,蒲团禅板付臞仙。 诗篇把玩真聊尔,古井无波敢自贤。 |
| 仰看鸿雁思吾弟,连日清游只欠渠。 不知千里江南路,亦有梅花似此无。 |
| 水云薄薄天同色,竟日清辉。 风影轻飞。 花发瑶林春未知。 剡溪不辨沙头路,粉水平堤。 姑射人归。 记得歌声与舞时。 |
| 遥知三径长荒苔,解组东归亦快哉。 津岸纷纷群吏去,船头衮衮好山来。 平时佳客应相过,胜日清尊想屡开。 若许诗篇数还往,直须共挽古风回。 |
| 金井先秋,梧叶飘黄。 几回惊觉梦初长。 雨微烟淡。 疏雨池塘。 渐蓼花明,菱花冷,藕花凉。 幽人已惯,枕单衾冷,任商飚、催换年光。 问谁相伴,终日清狂。 有竹间风,尊中酒,水边床。 |
| 鸡鸣孤烟起,静者能卜筑。 乔木出云心,闲门掩山腹。 贫交喜相见,把臂欢不足。 空林留宴言,永日清耳目。 泉声冷尊俎,荷气香童仆。 往往仙犬鸣,樵人度深竹。 酒酣出谷口,世网何羁束。 始愿今不从,区区折腰禄。 |
| 年壮才仍美,时来道易行。 宠兼三独任,威肃贰师营。 将略过南仲,天心寄北京。 云旂临塞色,龙笛出关声。 汉月随霜去,边尘计日清。 渐知王事好,文武用书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