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万瓦如鳞绣作堆,别山重见秃翁来。 晴川阁下南条水,一日同君荡几回。 |
| 合宫嚼蕊今柳枝,燕台酷赏骚人诗。 国色天香岂凡品,琼枝璧月信好辞。 向来弄影对箫鼓,楚山高深自云雨。 若为白昼去临邛,鹦鹉难防漏私语。 悲翠久矣雕笼中,转头缥缈云鸿同。 遥知怀璧骇众目,负山虽力难为功。 敢意归来辱收恤,瑾瑜匿瑕山藏疾。 客子一诵打鸭章,东君卢胡置严律。 风生翠扇阊阖天,酒边重听想夫怜。 楼中之燕当掌托,老子... |
| 周官六典肇升平,《鲁策》、《春秋》并五经。 彤管后先参记载,黄麻郑重入丁宁。 氓编不落涪陵险,米传羞闻晋史腥。 独卧烟江霜雪鬓,尚余幽恨在丹青。 ¤ |
| 玉堂排日趋经幄,丹地分行拱御筵。 龙跃九渊屏隔座,凤回三殿阙中天。 祥云丽日瞻尧表,金尺瑶签启舜编。 长忆讲辰当国忌,素袍玄带俨终篇。 ¤ |
| 石渠严秘许观书,丈席清华选巨儒。 道术孔颜留至训,文章典诰敕前谟。 月毫霜札来天府,玉馔金茎出帝厨。 回首十年空血泪,碧霄无路挽龙须。 ¤ |
| 书生泥古自家风,曾职容台念始终。 所愿朝廷有夷契,敢将休戚间穷通。 纷纷尚忆盈庭语,凿凿谁收秉笔功。 闻道初阳涣新命,不胜翘望五云中。 |
| 常忆初年十七时,朝朝乌帽出从师。 忽逢寒食停供课,正写矾书作赝碑。 |
| 身是前身念已非,相逢喜诵昔年诗。 心情似旧知无日,儿女成行能几时。 政事便须书竹帛,功名何必问著龟。 盱江风月时分寄,免隔关河费梦思。 |
| 红尘着脚双鬓斑,折腰五斗真作难。 巾车一去不复还,归卧柴桑紫翠间。 东篱悠然见南山,欲辩忘言心自闲。 |
| 落英拾秋鞠,委佩纫芳兰。 以其清且芬,可服仍可餐。 吴茱味苦辛,奚亦登君盘。 囊纱萦臂玉,恍记汝南山。 黄鹄招不来,仙子何时还。 |
| 青城小语庆新阳,共向红云拜玉皇。 六日七分惊岁月,五更三点忆班行。 属车谁从黄麾仗,钓艇还飞白羽觞。 犹胜去年三馆客,十人八处耿相望。 |
| 忆在开元馆,食柏练玉颜。 疏慵日高卧,自谓轻人寰。 李生隔墙住,隔墙如隔山。 怪我久不识,先来问骄顽。 十过乃一往,遂成相往还。 以我文章卷,文章甚斒斓。 因言辛庾辈,亦愿放羸孱。 既回数子顾,展转相连攀。 驱令选科目,若在闠与闤。 学随尘土坠,漫数公卿关。 唯恐坏情性,安能惧谤讪。 还招辛庾李,静处杯巡环。 进取果由命,... |
| 忆冒重围入,孤城赖不亡。 战功何日赏,檄草至今藏。 旧事归诗卷,新寒入箭创。 江边逢杜杲,鬓发各苍苍。 |
| 老人须老伴,旧事可重论。 今古不同调,后生难与言。 |
| 秋夜园林风露凉,蟲声无数出颓墙。 前朝旧事过如梦,一抵清秋一夜长。 |
| 绿发经行处,重来两鬓丝。 共谁论旧事,何处有新诗。 鉴水春妍蚤,兰亭雪意迟。 邦人争指似,寿母近期颐。 |
| 海气生华蜃,天光落采虹。 穹阶曾帝陟,飞观有仙通。 燕士何年召,周民不日攻。 禁西伤旧事,七校指离宫。 |
| 旧事巫山一梦中,佳期回首竟成空。 郎心亦是浮萍草,莫怪杨花易逐风。 |
| 莫怪朝来泪满衣,坠毛犹傍水花飞。 辽东旧事今千古,却向人间葬令威。 |
| 六朝旧事知多少,尽在天禧塔上层。 高处只应添泪眼,老僧语客莫来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