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湖滨别去五经秋,喜得閒居无悔尤。 华藻不因焚砚弃,功名直待盖棺休。 北山何假移文檄,西事犹堪借箸筹。 四海茫茫才思竟,如君尚向古人求。 |
| 县瓠城南陂水深,春泥满眼路岖嶔。 独骑瘦马冲残雨,前伴茫茫不可寻。 |
| 世事浮云变换多,归耕仍觅旧烟蓑。 城边老屋他人住,溪上荒园此日过。 社燕已非寻主入,林莺还是为谁歌。 角巾喜有邻翁在,闲与庭前盼树柯。 |
| 少年辛苦校虫鱼,晚岁雕虫耻壮夫。 自是诸生犹习气,果然紫诏尽驱除。 酒间李驾皆投笔,地下班扬亦引车。 惟有少陵顽钝叟,静中吟撚白髭须。 |
| 北地小儿贪逸乐,南朝天子爱风流。 权臣自愿成和议,金虏何尝要汴州! 屠狗犹拼弦下命,将军偏惜镜中头。 饶他关外童男女,立马吴山志竟酬。 |
| 茫茫大陆起风云,举国昏沉岂足云。 最是伤心秋又到,虫声唧唧不堪闻。 |
| 几番时事重论,座中共惜斜阳下。 今朝翦柳,东风送客,功名近也。 约住飞花,暂听留燕,更攀情语。 问千牙过阙,一封入奏,忠孝事、都应写。 闻道兰台清暇。 载鸱夷、烟江一舸。 贞元旧曲,如今谁听,惟公和寡。 儿骑空迎,舜瞳回盼,玉阶前借。 便急回暖律,天边海上,正春寒夜。 |
| 南客帝乡归,青袍照绿髭。 问知当世事,解诵圣君诗。 淮蜀军书急,湘深邸报迟。 空传廷试策,韦布说边陲。 |
| 纵横尸暴积,万殒少全生。 饮雨活胡地,脱身归汉城。 野貛穿废灶,妖鹏啸空营。 侵骨剑疮在,无人为不惊。 |
| 壮岁旌旗拥万夫,锦襜突骑渡江初。 燕兵夜娖银胡籙 ,汉箭朝飞金仆姑。 追往事,叹今吾,春风不染白髭须。 却将万字平戎策,换得东家种树书。 |
| 匹马返归程,天寒雪眼明。 无穷身外事,难了世间情。 客向天边去,风含玉佩声。 别离与僧约,明岁再来迎。 |
| 輞川疏旧业,复望草堂归。 落叶无人径,残阳向水扉。 井萤吹不灭,堑乌暗还飞,豺虎方当道,何时赋式微。 |
| 书在心犹在,时艰变易衰。 白云山半寺,红叶水西祠。 农老言多善,乌驯噪总慈。 谁于千载后,见我苦吟时。 |
| 郭外行应好,香清荷芰风。 到来茅屋下,谈笑竹林中。 径草先秋绿,江云过日红。 眼前不平论,难禁白头翁。 |
| 矮窗缺月照人寒,残雪留檐冻木干。 衰信已凭双鬓寄,世缘聊作一枰看。 斜封官好空批敕,神武门高未挂冠。 误却登山与临水,十年骑马走长安。 |
| 感时赋咏属英游,又向涪江说去秋。 兵甲未休须壮士,闾阎乃敢问封侯。 频年青坂陈陶恨,到处阳春白雪留。 谁道东归穷彻骨,骊书落落照书舟。 |
| 俗子避形影,僧家共往还。 高谈犯时忌,妙语发天悭。 霜后思新橘,梦中归故山。 何时免奔走,终老白云关。 |
| 分手三年不易逢,一觞淮海酹西风。 书生君独忧当世,末路人谁识此翁。 故国青山愁夜鹤,孤舟白发映秋蓬。 归欤束缚公车疏,努力豚蹄祝岁丰。 |
| 新潮何日发吴航,屡听车音到画廊。 阶下瑞蓂重对叶,座间仙令有余香。 借筹无计匡时短,秉烛行游觉夜长。 湖海尚存交谊在,嘤鸣端不负春阳。 |
| 行穿六松阴,鸟语逢人寂。 林僧洗山缽,正了寒堂食。 揖我喜满颜,吟窗半轩辟。 凤凰不无情,天外送佳色。 春风动花雨,枝上或涓滴。 羡师得安住,我亦有闲适。 出门懒鞍马,把袂步幽石。 石尽浮泥深,恰恰露双屐。 临别心徘徊,野店更一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