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当日曾同鵷鹭群,清漳风月又平分。 轮囷肝胆忧时事,袖绎诸书洗吏氛。 悔不佩韦成造次,幸犹挂剑答殷勤。 两只鸡斗酒行酹,三十六湾生暮春。 |
| 往昔升平客大梁,新烟然烛九衢香。 车声驰道内家出,春色禁沟宫柳黄。 陵邑只今称虏地,衣冠谁复问唐装。 伤心寒食当时事,梦想流莺下苑墙。 |
| 略无一点南来风,日日褰裳泥雨中。 端午到家复失约,良辰阙酒非真穷。 世情故宜俗眼白,时事不改戎葵红。 三年为客可归矣,亦念儿曹思乃翁。 |
| 黄耳东来喜可知,鸰原书札慰愁思。 艰难莫话平时事,愁绝长吟别后诗。 再到空存旧城郭,遗黎重睹汉官仪。 故乡{左木右份}梓凋零甚,梦寐芜城只益悲。 |
| 早因休沐出承明,又见弹冠上帝京。 芳草五湖初放棹,华林三月细啼莺。 浮云莫叹当时事,零雨还传旧日名。 二十年前题汉柱,为君飞动不胜情。 |
| 舟楫南来处处过,海隅东去奈愁何。 蓼花带雨红连渚,黍穗迎秋翠委波。 半日帆樯行柳末,一天风月宿芦科。 道逢遗老询时事,惟说州侯惠爱多。 ¤ |
| 每忆汾阳约,何为代北游。 神交太行迥,调合建安流。 高步云随杖,穷边雪照楼。 虏骄轻出入,吾老重淹留。 厚禄惟思报,严兵只御秋。 材官几人在,国士百年忧。 上古元无战,中丞自有谋。 冰清闲鹤渚,潭冷闭龙湫。 旧社独来去,春醪那唱酬。 相逢话时事,感慨望神州。 |
| 邯郸城南游侠子,自矜生长邯郸里:千场纵博家仍富,几度报仇身不死。 宅中歌笑日纷纷,门外车马常如云。 未知肝胆向谁是,令人却忆平原君!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,黄金用尽还疏索。 以兹感叹辞旧游,更于时事无所求。 且与少年饮美酒,往来射猎西山头。 |
| 垒鼓夜寒,垂灯春浅,匆匆时事如许! 倦游欢意少,俯仰悲今古。 江淹又吟恨赋,记当时、送君南浦。 万里乾坤,百年身世,唯有此情苦。 扬州柳垂官路,有轻盈换马,端正窥户。 酒醒明月下,梦逐潮声去。 文章信美知何用,漫赢得天涯羁旅。 教说与,春来要、寻花伴侣。 |
| 莫话南征,船头转、三千余里。 未叹此、浮生飘荡,但伤佳会。 满眼青山芳草外,半篙碧水斜阳里。 问此中、何处芰荷深,渔人指。 清时事,羁游意。 尽付与,狂歌醉。 有多才南阮,自为知己。 不似朱公江海去,未成陶令田园计。 便楚乡、风景胜吾乡,何人对。 |
| 修茂堂深,芳尘满、沈烟一朵。 帘半卷,好风催晓,晴光才破。 新润顿教萱草鬯,轻寒未放酴醿过。 称鱼轩、容与寿如山,群仙贺。 琴帏底,声调和。 庭阶下,儿孙大。 喜新来咿喔,又还添个。 总是人生如意处,休将时事关眉锁。 趁莺花、时节绮罗筵,年年作。 |
| 鲁翁秀山归,虚翁钱塘留。 虚翁秀山来,鲁翁钱塘游。 中秋前三日,西东各登舟。 及至中秋夕,两翁空相求。 是夕亦无月,欲饮无朋俦。 重九谓胥会,独醉南山秋。 风雨更旬余,掩关空室幽。 忽闻落叶响,野屦穿林陬。 惊视乃鲁翁,虚翁失百忧。 急呼一斗酒,果茹与儿谋。 俗态定难诘,时事勿浪筹。 默酌无一语,世人知此不。 |
| 须信人生皆有命,前途造物由他。 年光时事苦相磨。 一从居冗剧,两度见新禾。 枉著黄尘三万丈,等闲换却沧波。 别来谁与*渔蓑。 不知同钓者,时复谓余何。 |
| 华清宫中歌既醉,南海奇禽无争致。 玉环最爱雪衣孃,当时曾得龙颜媚。 璿房雕槛春日长,绣绷娇儿在傍戏。 君王耿汝解语言,怀恩不说宫中秘。 临风鸷鸟何轩轩,叹惜纯良遭猛万。 苕翁写出当时事,侧立红衫内人臂。 江花满地不忍着,空拂画图怜俊慧。 |
| 我生几冬至,少小如昨日。 当时事父兄,上寿拜脱膝。 十年阅凋谢,白发催衰疾。 瞻前惟兄三,顾后子由一。 近者隔涛江,远者天一壁。 今朝复何幸,见此万里侄。 忆汝总角时,啼笑为梨栗。 今来能慷慨,志气坚铁石。 诸孙行复尔,世事何时毕。 诗成却超然,老泪不成滴。 |
| 红绡千树桃,雪谷万株李,柘叶青青如鼠耳。 横山渡品浪成堆,认得刘郎般子来。 物情时事不须说,且喜新岁同衔杯。 少年鼻哂轻流俗,敛锐收豪今碌碌。 敝裘常带客尘缁,双鬓不如春草绿。 东风吹愁入我心,使我啸叹成悲吟。 问君底事久留此,曷不联镳归故林。 |
| 曾共刘咨议,同时事道林。 与君方掩泪,来客是知心。 阶雪凌春积,钟烟向夕深。 依然旧童子,相送出花阴。 |
| 得水能仙,似汉皋遗珮,碧波涵月。 蓝玉暖生烟,称缟袂黄冠,素姿芳洁。 亭亭独立风前,照冰壶澄彻。 当时事,琴心妙处谁传,顿成愁绝。 六出自天然,更一味清香浑胜雪。 西湖秋菊寒泉,似坡老风流,至今人说。 殷勤折伴梅边,听玉龙吹裂。 丁宁道,百年兄弟,相看晚节。 |
| 古来幕府俱才雄,子美严武韩裴公。 近时幕府养清望,一事不到筹帷中。 先生人物宜台省,岂合官曹坐閒冷。 只今时事欠撑拄,袖手旁观应不肯。 浔阳戈甲屯如云,天子命我参卿军。 江头策马枭黠虏,快作当年虞允文。 欲知允文宰相业,只观采石江头捷。 满望麒麟第一功,不唱阳关第三叠。 |
| 贾谊哭时事,阮籍哭路岐。 唐生今亦哭,异代同其悲。 唐生者何人,五十寒且饥。 不悲口无食,不悲身无衣。 所悲忠与义,悲甚则哭之。 太尉击贼日,尚书叱盗时。 大夫死凶寇,谏议谪蛮夷。 每见如此事,声发涕辄随。 往往闻其风,俗士犹或非。 怜君头半白,其志竟不衰。 我亦君之徒,郁郁何所为。 不能发声哭,转作乐府诗。 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