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千载诗亡不复删,少陵谈笑即追还。 常憎晚辈言诗史,清庙生民伯仲间。 |
| 丈人怜我厚,许与过常情。 身世已迂阔,功名何敢争。 笑谈忘晚辈,樽俎罄生平。 欲斸临淮地,从公老此生。 |
| 蚤岁文声振,长沙见贾生。 积薪看晚辈,推毂致名卿。 子舍真连璧,生涯付短檠。 风流今李汉,极口赞冰清。 |
| 渐暖风烟添软媚,新晴草木眩光晶。 天回地转春犹在,物是人非意自惊。 晚辈未宜欺老病,早年犹及见升平。 山城旧与钱塘似,灯火笙歌彻五更。 |
| 七载专城閒五载,赖逢此地足娱宾。 高凭远眺最佳处,饮能吟凡几人。 晚辈渐催前辈老,来时岂料去时贫。 是身朽腐心无愧,他日谁能踵后尘。 |
| 朝衣已当酒家钱,更卖山中二顷田。 尽听小姬辞别院,单留老马伴残年。 假令埋骨终无地,断许知心独有天。 一事差强今晚辈,桐江续集又千篇。 |
| 道在羲皇孰断金,至人出处合天心。 青山白云有生路,流水落花无足音。 世外太古日色静,洞中一片春风深。 自怜晚辈服膺久,亦许杖屦来相寻。 |
| 垂晚相携手,飞谈入理微。 前修推大雅,晚辈际真依。 君去纡朱绂,吾将老布衣。 相敦各千载,别泪不须挥。 |
| 龚夬坐何罪,持扇行觅钱。 唐意介之孙,忍饿死空山。 我尝读史册,怅望南渡前。 似兹良亦多,晚辈未可姗。 此责有所归,冠裳天地颠。 祸至崩杞国,彼悔其奚言。 |
| 昔日和文士,中间待坐宾。 游部惭晚辈,待遇过它人。 方叹龙门远,俄惊马鬣新。 西园行乐处,引领但沾巾。 |
| 攒眉抱膝一衰翁,岂为区区口腹穷。 早向前朝阅诸老,曾微晚辈绍遗风。 草堂诗到夔州后,竹马年思大历中。 略共清谈商此事,未妨倾倒一樽同。 |
| 道释儒门,三教归一,算来平等肩齐。 道分天地,万化总归基。 佛在灵山证果,六年后、雪岭修持。 儒家教,温良恭俭,万代帝王师。 道传秘诀,佛流方便,忍辱慈悲。 大成至圣,岂辩高低。 都是后学晚辈,分人我、说是谈非。 休争气,三尊一体,瞻仰共皈依。 |
| 道教初兴,释门微显,一兴一废如然。 达磨阐教,东土至西天。 都是后学晚辈,贪酒色、损坏真源。 争财气,不依教法,也望到西天。 三千年一遇全真,大教甲子天年。 丘公阐教,万朵金莲。 上界群仙。 在世诸魔,难道化才贤。 君知否,今番不遇,更待万余年。 |
| 忆昔端平典册新,三麻九制笔如神。 内庭唤作真学士,晚辈推为老舍人。 垂死遗言尤苦口,平生谏疏最婴鳞。 建功不作于潜死,谁为君王说厚伦。 |
| 闽南江西人,蓬梗适相会。 妙龄华发身,气味适相爱。 问其先世谁,意者了翁派。 肯学喜文章,绰有风流在。 自余锻链方,犹鼓多炉鞲。 自余组织工,犹勘我机械。 一投百无牾,始契终不外。 漕台开棘围,非金必沙汰。 也为八韵谐,辄擅诸生最。 明年动春官,再捷惊晚辈。 御楼尽刻长,入赴集英对。 危言撄龙鳞,稳步踏鹏背。 |
| 朱瑶唐晚辈,得法尚雄深。 满寺空遗迹,何人识苦心。 长廊欹雨脚,破壁撼钟音。 成坏无穷事,他年复吊今。 |
| 声迹周行旧,人门汉相延。 谢宗康乐在,阮侄仲容贤。 文献群公侧,风流晚辈先。 天资超珏,心量极澄渊。 世故虽游刃,荣途独缓鞭。 风霜饱经历,岁月起聊翩。 奏牍留天听,鸣镳拜日边。 一麾纡郡组,两地冠淮壖。 巢坞江尖会,吴陵海泽偏。 阳公优抚字,山甫重蕃宣。 秋月沧啷底。 春风草木前。 近名辞赫赫,直道守平平。 襦袴歌千里。<... |
| 寓世身如梦,安闲日似年。 败蒲翻覆卧,破裓再三连。 劝客眠风竹,长斋饮石泉。 回头万事错,自笑觉师贤。 妙迹苦难寻,兹山见几层。 乱峰螺髻出,绝涧阵云崩。 措意元同画,观空欲问僧。 莫教林下意,终老叹何曾。 朱瑶唐晚辈,得法尚雄深。 满寺空遗迹,何人识苦心。 长廊欹雨脚,破壁撼钟音。 成败无穷事,他年复吊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