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涉旬秋暑不可触,发疏被汗如膏沐。 忽然三日风撼山,冬裘未具肤生粟。 去年登高作重九,黄菊未开新酒熟。 今年无酒不登高,独行漫绕庭边菊。 中原季月欲折胶,江界陨霜无脱木。 拥鼻从今四序移,遮眼残书岂真读。 |
| 金飙吹暑顿然清,闻早空庭一叶惊。 拄颊偏宜对朝爽,挥毫正好赋秋声。 镜中髯短休烦镊,壁上弦閒不受檠。 志士由来多慷慨,何如百啭听莺鸣。 |
| 露稻粘明璫,风茅衮高浪。 荒烟暗白道,行行乱蛩响。 日脚午朱吐,云头晚犹涨。 欣此半日凉,篮舆走清旷。 病客不堪暑,兹行天肯相。 蚊虻扫无迹,秋意满千嶂。 稍寻泉石盟,略褫簿书障。 鴒原定相念,因风报无恙。 |
| 暑剧中宵枕屡移,夙兴犹得趁凉时。 平冲露气篮舆稳,遥杂星芒篠炬随。 角景有诗聊记述,为人无术漫驱驰。 须臾假寐谁惊觉,隔岸清风叫子规。 |
| 桐叶翻飞荷芰香,好风吹暑作清凉。 便惊帘幕生秋气,径促金丝尽羽觞。 浮世已谙身是幻,高歌莫笑老仍狂。 知君不久不符竹,烂醉犹须教十场。 |
| 今年未见菊花枝,老恐登高亦不宜。 但得明朝须有酒,可能我辈更无诗。 身閒天下朋游少,秋暑江南雁到迟。 宗武宗文佐觞咏,几家伯道叹无儿。 |
| 江头骤雨壮滩声,汹涌琮琤乱石鸣。 咫尺烟林展图画,三三村落隔阴晴。 方贪暍暑逡巡退,坐觉风霜指顾生。 试倚篷窗临石壁,哦诗心迹得双清。 |
| 急雨朝来过,浓云晚半收。 荷香便傍酒尊浮。 极目淡烟斜照、满芳洲。 消尽人间暑,翻成一段秋。 使星南楚转东瓯。 只恐禁林归诏、未容留。 |
| 古洞闳深势崛盘,云连十丈地平宽。 水帘纷若排珠琲,石阙依然耸翠峦。 绿树成阴期勿剪,清溪当暑不胜寒。 数椽偿遂谐幽隐,应有高人咏钓盘。 |
| 栗烈刚风刮病眸,登临何啻缓千忧。 界天暑雪青城外,涌地晴云瓦屋头。 浩荡他年夸北客,苍茫何处认西州? 千岩万壑须寻偏,身是江湖不系舟。 |
| 大义渡至漳泉东,问谁植之我蔡公。 岁久广荫如云浓,甘棠蔽芾安可同,委蛇夭矫腾苍龙。 行人六月不知暑, |
| 来谒芭蕉大仰孙,要明圜相识躭源。 横山烟雨洗秋骨,掠面溪风吹暑痕。 菖蒲叶瘦水石秀,枇杷树密轩窗昏。 阿谁床头拄杖子,乞我款曲寻云根。 |
| 南中冷暖直难齐,一日之间具四时。 脱了又添添又脱,寒衣暑服镇相随。 |
| 剧暑不易摧,屡雨方肯低。 晓行残月裹,秋意乃忽凄。 习习风搅树,曳曳云山溪。 伴我尘外躅,更有白鹭儿。 节往四叙改,人老百虑非。 策世竟莫售,勤身复奚为。 徘徊发咏叹,苍茫度荒陂。 且归煮香秔,解此腹中饥。 |
| 绛台使君府,亭阁参园圃。 一泉西北来,群峰高下睹。 池鱼或跃金,水帘长布雨。 怪柏锁蛟虬,丑石斗貙虎。 群花相倚笑,垂杨自由舞。 静境合通仙,清阴不如暑。 每与风月期,可无诗酒助。 登临问民俗,依旧陶唐古。 |
| 何须更举扬,全体露堂堂。 溼暑时时雨,薰风阵阵香。 秧针初透水痕浅,蒲刀欲剪柳丝长。 双六盘中休喝彩,分明触事恰相当。 |
| 当暑凉风惬北窗,半庭蒿棘碍支床。 无共可继陈朝曲,有草已成陶径荒。 幸可一缣供厩枥,便容四坐接杯觞。 醉歌家有秦声妓,且为治芜一奋{迎去辶}。 |
| 山深不知暑,五月冷如冰。 寂寞前朝寺,风流帝子能。 田荒空野水,树老半枯藤。 不尽怀人兴,钟楼日暮登。 |
| 路转市声远,宽闲古城东。 适从红尘来,忽入苍烟丛。 槿心倾穠露,芋叶翻微风。 秋阳澹篱落,残暑不必攻。 野老熟睡起,日高首如蓬。 官身骑官马,君应笑龙钟。 |
| 辇路逢端午,今年始赐休。 不知人世暑,还有水轩秋。 花气晴薰坐,湖光晚逼舟。 明朝又奔走,賸作片时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