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六月暑如炊,追凉此地宜。 棹舟荷柄飐,坐石竹阴移。 筹贯壶双耳,鼎烹茶一旗。 小童供笔砚,醉客竞赓诗。 |
| 雨後麦多病,庾中蛾欲飞。 不辞终日暑,幸脱半年饥。 潦水来何暴,秋田望已微。 农夫愚可念,此报定谁非。 |
| 初夏暑犹薄,纱幮怯夜深。 孤萤入窗罅,斜月下墙阴。 静养观书眼,穷悲济世心。 吾衰亦久矣,徂岁苦駸駸。 |
| 烟暝千岩木,溪明一带楼。 片云封旧恨,急雨罥新愁。 节又匆匆过,诗从轧轧抽。 病躯无耐暑,老鬓不禁秋。 |
| 坐整白单衣,起穿黄草履。 朝餐盥漱毕,徐下阶前步。 暑风微变候,昼刻渐加数。 院静地阴阴,鸟鸣新叶树。 独行还独卧,夏景殊未暮。 不作午时眠,日长安可度。 |
| 平生偶有爱山僻,垂老常无沽酒资。 破屋颓垣吾已矣,大冠长剑汝为谁? 邮亭历历关河远,鬓发萧萧岁月移。 残暑不禁随手过,东篱又近菊花时。 |
| 新晴庭院暑风轻。 瑞气朝来特地清。 霞帔羽衣筠竹杖,萱堂真有寿星明。 自来忠孝传家世,所以芝兰满户庭。 簪笏成行称寿处,老来皆已鬓星星。 |
| 栖霞岭头起烟雾,栖霞洞前撼风雨。 洞门深锁碧泉寒,控寒玉壶冰雪贮。 未容俗客漱齿牙,且乞诗人涤肝腑。 何当买屋此山居,山中六月不知暑。 |
| 忽闻高柳噪新蝉,厌暑情怀顿豁然。 庭槛夜凉风撼竹,池塘香散水摇莲。 鲈鱼鱠忆奔江浦,焦尾琴思换蜀弦。 莫遣金樽空对月,满斟高唱混流年。 |
| 不嗔人作腐儒看,断简堆中兴未阑。 更事愈怀忧国切,苦心始觉著书难。 流泉激激人声远,修竹萧萧暑令寒。 四海诸公常共处,北窗何地著身宽? |
| 若耶溪上凉如许,五月清风不知暑。 半空浓翠接苍烟,满眼轻阴觉疏雨。 织女潭边深复深,绕门山畔石成林。 红妆荡桨谁家女,笑入荷花无处寻。 |
| 箯舆选胜暑风轻,渺渺西岑得化城。 应供佛元无往相,教忠皇为锡嘉名。 竹窗栉发晨光薄,松径褰裳午荫清。 安得一单长寄此,跏趺静看篆香萦。 |
| 仙子高栖海上山,一尘不到石台间。 鹤随仙客收棋去,龙伴山僧采药还。 风送白云归洞口,钟随明月到人间。 不须再问神仙事,花落花开暑又寒。 |
| 道边松,大义渡至漳泉东。 问谁植之我蔡公,岁久广阴如云浓。 甘裳蔽芾安可同,委蛇夭矫腾苍龙。 行人六月不知暑,千古万古长清风。 |
| 炎州暑令比烝炊,茅屋深更未掩扉。 倦鹊绕林飞又上,流萤照水乱还稀。 寡尤正三生缄口,新浴又思一振衣。 独怯诗坛把麾将,欲摩坚垒费攻围。 |
| 峡行风物不堪论,袢暑骄阳杂瘴氛。 人入恭南多附赘,山从夔子尽侵云。 竹枝旧曲元无调,麴米新篘但有闻。 试觅清冷一杯水,筒泉须自卧龙分。 |
| 霞树珠林暑后新,直疑天意别留春。 京华百世争鲜贵,自是芳根着海滨。 |
| 暑中带汗入山中,霜满风篁雪满松。 只是山寒清到骨,也无霜雪也无风。 |
| 双溪疑从银汉下,我欲穷源问仙舍。 飞澜溅沫漱篮舆,却望两崖天一罅。 疏疏暑雨滑危梯,策策山风掖高驾。 幽寻险绝太奇生,莫笑退之号太华。 |
| 乔木带凉蝉,来吟暑雨天。 不离高枕上,似宿远山边。 簟冷窗中月,茶香竹里泉。 吾庐近溪岛,忆别动经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