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醉后情俱远,难忘素浐间。 照花深处月,当户旧时山。 事想同清话,欢期一破颜。 风流还爱竹,此夜尚思闲。 |
| 白雾浮空去渺然,西虹桥上月初圆。 带城灯火千家市,极目帆樯万里船。 人语不分尘似海,夜寒初重水生烟。 平生无限登临兴,都落风栏露楯前。 |
| 苦雨边日夜,佳月遭薄蚀。 晚风散积霭,水天忽改碧。 江皋放幽步,露下襟袂湿。 划然湖海兴,如骥不受勒。 扁舟系枯柳,渔子虑已熟。 哕起勿作难,解缆破秋色。 移我坐空旷,四顾竦毛骨。 山空木叶脱,岸断石脚出。 舍舟访邻叟,醉卧不纳客。 何必见安道,意行无适莫。 书生亦底事,忍冻犯蛟窟。 可怜空事业,坐恐清景失。 归来定何得,... |
| 明月人华池,反照池上堂。 堂中隐几人,心与水月凉。 风萤已无迹,露草时有光。 起观河汉流,步屧响长廊。 名都信繁会,千指调笙簧。 先生病不饮,童子为烧香。 独作五字诗,清绝如韦郎。 诗成月渐侧,皎皎两相望。 |
| 忽思吴客四条弦,出谷新莺咽洞泉。 一曲醉翁何处听,冬青树底佛堂前。 |
| 客有故园思,潇湘生夜愁。 病依居士室,梦绕羽人丘。 味道怜知止,遗名得自求。 壁空残月曙,门掩候虫秋。 谬委双金重,难征杂佩酬。 碧霄无枉路,徒此助离忧。 |
| 别时来悟合并难,君向湖山去不还。 好语欲酬嗟侣少,空餐忘补媿官闲。 身谋未肯忘箕颍,世虑无嫌付触蛮。 幸有孤山陈迹在,倘来同踏石苔斑。 |
| 月照疏林惊鹊飞,羁人此夜共无依。 青门旅寓身空老,白首头陀力渐微。 屡向曲池陪逸少,几回戎幕接玄晖。 四科弟子称文学,五马诸侯是绣衣。 江雁往来曾不定,野云摇曳本无机。 修行未尽身将尽,欲向东山掩旧扉。 |
| 皎月照芳树,鲜葩含素辉。 愁人惜春夜,达曙想岩扉。 风静阴满砌,露浓香入衣。 恨无金谷妓,为我奏思归。 |
| 石床定起夜方中,为豁幽兴开房栊。 吴天洁净无云踪,万时三色磨青铜。 明月皎皎行虚空,穿松透竹光玲珑。 猛虎忽啸茅屋东,林树叶叶皆生风。 壮哉宿客清溪翁,对月与我调丝桐。 不拘商羽徵角宫,五音迭奏意无穷。 希声一一关天聪,天神下假山鬼从。 玄鹤抃舞节奏同,延颈舒翼多仪容。 尝闻雅乐与政通,乃知此语非颛蒙。 更漏欲彻曲未终,西邻... |
| 累石骊泉十丈围,周遭种柳未成丝。 溪童掬水得明月,山客扫花安屈卮。 一榼团栾儿女辣,四更历落斗牛垂。 拦街白叟笑相问,倒着接{上四下离}歌者谁。 |
| 夕月吐澄明,阴云净如扫。 空庭引天翠,爽气生怀抱。 家近御桥头,因为桥畔游。 倚栏波上影,不共水东流。 思归此清液,何处是江楼。 四望远寂历,微风动飕飀。 观阙垂万象,山河趋九州。 壮哉帝王宅,顾我一蜉蝣。 富贵非可取,田园今向秋。 明当拂衣去,试与问扁舟。 |
| 几处澄辉几处秋,好闲时上水明楼。 谁怜老子风前兴,为遗中郎醉上舟。 一带横空长漠漠,时看飞栋影悠悠。 今宵踏月归时节,莫骂徐郎只暗游。 |
| 阴雨压春意,坐怯衣裳单。 骚经旧香草,想绿沅湘间。 云深翠凤杳,天阔苍虬寒。 轩軿几时驾,长往游君山。 |
| 玉树歌阑海云黑,花庭忽作青芜国。 秦淮有水水无情,还向金陵漾春色。 杨家二世安九重,不御华芝嫌六龙。 百幅锦帆风力满,连天展尽金芙蓉。 珠翠丁星复明灭,龙头劈浪哀笳发。 千里涵空澄水魂,万枝破鼻飘香雪。 漏转霞高沧海西,颇黎枕上闻天鸡。 鸾弦代雁曲如语,一醉昏昏天下迷。 四方倾动烟尘起,犹在浓香梦魂裹。 后主荒宫有晓莺,飞来... |
| 幽人无事不出门,偶逐东风转良夜。 参差玉宇飞木末,缭绕香烟来月下。 江云有态清自媚,竹露无声浩如泻。 已惊弱柳万丝垂,尚有残梅一枝亚。 清诗独吟还自和,白酒已尽谁能借。 不辞青春忽忽过,但恐欢意年年谢。 自知醉耳爱松风,会拣霜林结茅舍。 浮浮大甑长炊玉,溜溜小槽如压蔗。 饮中真味老更浓,醉里狂言醒可怕。 但当谢客对妻子,倒冠... |
| 清泠玉韵两三章,落箔银钩七八行。 心逐报书悬雁足,梦寻来路绕羊肠。 水南地空多明月,山北天寒足早霜。 最恨泼醅新熟酒,迎冬不得共君尝。 |
| 月色无云喜共看,葛衣藜杖到君边。 宦游易作浮云散,人事难同好月圆。 菊露凄清吟可老,竹风幽洒坐疑仙。 明年席上天南北,合破高斋此夜眠。 |
| 西湖月,光皎洁,曾照钱王九重阙。 钱王歌舞恋春风,月亦有情光不歇。 一朝歌舞成尘土,断礎荒宫走狐兔。 月亦伤主不肯明,人亦吞声泪如雨。 西湖月,几度圆,几度缺。 人生南北岐路多,几度相逢几度别。 去年月圆时,我在西湖十里荷花香,月吞酒卮。 今年月缺时,我在燕山万里来,酒招月来。 劝月酒一杯,我酒饮尽饮,胡为乎来哉。 停杯问月... |
| 越客本浩荡,秦筝何激扬。 浮亭子夜月色古,一曲万籁鸣清商。 初闻楚调声激烈,志士报仇思饮血。 再闻宫音如扣钟,鲁生揖让何雍容。 清和变调有如此,侠客闻之心欲死。 银甲弹来更嫣然,金鱼脱却浑轻尔。 吾闻锦瑟五十弦,湘灵夜鼓声凄然。 遂令帝子剖其半,遗音尚有秦人传。 秦音楚调声虽异,今古由来同一致。 燕市谁知击筑心,吴门孰识吹箫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