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玉座焦劳侧席居,侍臣忧国尽应徐。 宸心有感先离毕,星使分祈未下舆。 触石寸云寰宇遍,稽天巨浸百川趋。 不才太史那能颂,唯待丰年以喜书。 |
| 怒剑无烦起逐蝇,从教小物此冯陵。 礼加蛙臂何时用,书到蚕头几日能。 半是苔边徒有感,全收芋处肯生憎。 如椽大笔么麽落,愤懑今人终拂膺。 |
| 佳节重有感,人间行道难。 登高苦无地,把酒一凭栏。 山迥暮烟合,江空秋水寒。 沙头有鸂鶒,莫作鸳鸯看。 |
| 有感中来不自禁,短长亭下短长吟。 梅花差可强人意,竹叶安能醉我心。 世事无凭多改变,仕途相识半升沉。 摩挲老眼从头看,只有青山无古今。 |
| [圜钟为宫]离明御正,德协于火。 有感其生,维帝是何。 帝图炎炎,贻福锡我。 鉴于妥虔,高灵下堕。 |
| [圜钟为宫]离明御正,德协于火。 有感其生,维帝是何。 帝图炎炎,贻福锡我。 鉴于妥虔,高灵下堕。 |
| 其降无从,其往无踪。 黍稷非馨,有感必通。 赫奕令德,仿佛睟容。 再拜慌忽,遐想昊穹。 |
| 我爱真西山,读书有甲记。 首论天命性,岂可不论气。 我爱魏鹤山,周易辑集义。 濂洛十七家,一贯六十四。 有寂即有感,槁死笑释氏。 无气欲为人,瓦砾弃骸胔。 复见天地心,有处起生意。 王弼独云元,此语决非是。 |
| 好山横远碧,平野带林塘。 四望耕桑地,几年云水乡。 海天龙上下,秋日鹤翱翔。 睹物忽有感,无心住草堂。 |
| 蓬头皲足谁家儿,满面尘埃双泪垂。 爷娘弃我不待老,骨肉无人但兄嫂。 两身一气不相知,陌路茫茫向谁道。 清晨采薪日入归,残羹冷饭难充饥。 欲言问兄兄不顾,嫂是他人更奚诉。 人生一世为弟兄,同根自合同枯荣。 爷娘在日曾眷恋,愿兄回看死人面。 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。 |
| 霞尾千山赤,云腰几树连。 若非彭蠡正,当是洞庭偏。 岁月惊飞鸟,功名忆堕鸢。 开图若有感,归思忽无边。 |
| 登览之胜,随寓有感。 野烧之观,不石俱惨。 逞志一快,忘彼物情。 是以老氏恶夫佳兵。 观乎观乎,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。 |
| 寝室悲长簟,妆楼泣镜台。 独悲桃李节,不共一时开。 魂兮若有感,仿佛梦中来。 常时华室静,笑语度更筹。 恍惚人事改,冥漠委荒丘。 阳原叹薤露,阴壑悼藏舟。 清夜妆台月,空想画眉愁。 |
| 山禽嘲哳意都迷,滑滑仍愁叫竹鸡。 侧帽历听如有感,数声何声啭黄鹂。 |
| 寓形宇宙有感发,无一不可供诗眸。 风花浩荡百变态,草木荣悴皆穷搜。 浑成功括造化窟,未辞斧凿孰为优。 要当险易随地出,或平或激如水流。 不才正自困讥骂,白璧为赠非所求。 自怜不具正法眼,解颐安足论赓酬。 |
| 行乐忽有感,当此穷秋时。 吾生会亦尔,落叶与树辞。 田父屋颇宽,生理仅存兹。 积逋既已迫,悉售不复疑。 宁免世人笑,且复相轻欺。 儿辈勿戚戚,酒至姑饮之。 |
| 系马道边树,杖藜坡外冈。 风来花自笑,露过草犹香。 乐事论三月,吟怀骛八荒。 时平那有感,双泪肯浪浪。 |
| 与公同是洛阳客,今日论年皆作翁。 一见此花知有感,衰颜不似旧时红。 |
| 惟皇降衷于下民,暴暴莫殄心之仁。 孝哉颜氏一有感,毕逋衔土成丘茔。 彼亦莫如其所以,自甘血觜含余辛。 志壹动气气动志,凤仪麟出理亦均。 环百里地画疆井,千有余载蒙嘉名。 绣衣使者迂六辔,下马肃拜心凌兢。 大书瑰辞镇松柏,便有山鬼呵崖阴。 明刑弼教期无刑,何如先使教化明。 流传墨本到此屋,有人心者俱作兴。 但愿人人常此心,安得... |
| ...光无比,冰花巧不同。 无香开瑞瓣,有燄似珍丛。 鹊噪欢娱定,蛛丝信息通。 今宵真有感,好事喜相逢。 不假金乌照,应非玉斧工。 草虫空乱树,野燐谩枮蓬。 蛾至浑疑蝶,蛟飞不是蜂。 酒亲思杜老,诗咏忆韩公。 不昧本来者,孤光曜太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