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西风寥落做重阳,人在东南水一方。 地僻阻它鸿雁信,天寒撩我菊萸觞。 江澄素练鱼翻赤,叶剪红绡蟹结黄。 不是倚阑迷望眼,欲凭归雁问苏郎。 |
| 出门残月带晨鸦,飞盖相从纵五花。 风绰败芦依岸老,水分洲渚抱山斜。 橐鞬未遂书生志,钟磬聊寻衲子家。 何物最能舒望眼,晓云吹霁不成霞。 |
| 吏能儒业实惭名,晚喜论交盖代英。 千里久劳魂梦往,一欢犹阻咄嗟成。 粲花论胜违频听,击钵诗工况莫京。 别后槱溪萦望眼,此心川水漫东倾。 |
| 节物各自好,春风独太华。 装添山衣锦,零落地铺花。 趁课蜂招侣,幽吟鹤自嗟。 放开平望眼,翠幕不须遮。 |
| 石阑斜护崎岖迳,村酒频浇磊魄胸。 好是黄山供望眼,白云分出两三峰。 |
| 陕人西望眼,唯认马蹄东。 柳县追陶令,棠郊谒召公。 问农游手劝,听讼下情通。 千载莱芜后,传家有素风。 |
| 西山影淡水无声,知道扁舟破晓行。 我欲梦魂随去棹,君应望眼断高城。 红莲绿水官中事,白酒黄花客里程。 从此郁孤台上月,十分知为故人明。 |
| 路转羊肠望眼舒,篮舆更入道人居。 千林黄叶新霜后,四面青山夕照余。 幽梦乍惊鱼鼓响,小诗闲向竹窗书。 炉烟茗碗匆匆话,已觉人间万象虚。 |
| 城南路长勤往返,迎送何由贷吾懶。 向来红叶扑吟抱,重到绿秧围望眼。 有人阅世风前蓬,年年客我此庵中。 问津莫问庵中翁,贝叶结伴渠阳聋。 |
| 淮山隐隐。 千里云峰千里恨。 淮水悠悠。 万顷烟波万顷愁。 山长水远。 遮住行人东望眼。 恨旧愁新。 有泪无言对晚春。 |
| 喜君酾酒吸鲸空,置我飞云卷雾中。 蒲鸽青浮初落蔕,冰蚕繭就旋开篷。 小凉已觉生衣怯,短策能寻熟路通。 直上高台延望眼,万山横浸一溪东。 |
| 欲结衡山茅,未买修竹径。 杖藜借危亭,面势五峰正。 何人纵恶木,墙外巧翳映。 挥斤快望眼,岳色涵空镜。 连岫忽生云,又厄登临兴。 吹开指雇间,独立西风劲。 天机进人事,众定两相胜。 不竞独此心,万象同一莹。 |
| 营营求足竟何穷,一足能令万虑空。 可但诗人供望眼,乾坤都在足山中。 |
| 官居何得似僧居,著称层楼望眼舒。 绕槛湖光与山色,可无佳句与消除。 |
| 蹙蹙红中烟润,梢梢翠尾风斜。 闲轩幽树少啼鸦。 此处最宜君画。 望眼不知天阔,归心常恨山遮。 见君江浦到芦花。 意在琵琶亭下。 |
| 遥忆牢之舅,功名志欲成。 离思满方寸,望眼费双明。 揽笔四愁咏,登楼千里情。 贤劳休自叹,幢下本书生。 |
| 上到茶坡又栗坡,唐筇倚倦碧嵯峨。 那知一片烟云澹,望眼偏於此处多。 |
| 春讯飞琼管。 风日薄、度墙啼鸟声乱。 江城次第,笙歌翠合,绮罗香暖。 溶溶涧渌冰泮。 醉梦里、年华暗换。 料黛眉重锁隋堤,芳心还动梁苑。 新来雁阔云音,鸾分鉴影,无计重见。 啼春细雨,笼愁澹月,恁时庭院。 离肠未语先断。 算犹有、凭高望眼。 更那堪、芳草连天,飞梅弄晚。 |
| 纷纷尘事厌烦冥,何处能令爽气生。 簿领欲迷头不举,烟霞才望眼偏明。 门临沧海千重险,地压高丘一再成。 若论三山方外境,须将此地拟浮瀛。 |
| 常闻祝融峰,今日上封寺。 虽孤登望眼,要逐幽遐志。 盖渠目力及,皆我脚力自。 是可将无同,吾言亦聊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