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求仙那得仙来访,多积阴功至有馀。 欲悟东林沈东老,故留三十六玄书。 |
| 舣棹水之涯,重来访可师。 磬声连古寺,僧语隔疏篱。 果熟时抛地,花繁欲堕枝。 三年前到此,不记旧题诗。 |
| 不学老无似,艰难却饱谙。 还从陶靖节,来访杜征南。 意到羔蓴适,贫犹食荠甘。 惜无庐可卧。 尚绕鹊枝三。 |
| 我今来访烟霞侣。 沸华堂箫鼓。 疑是奏钧天,宴瑶池金母。 却将桃种散阶除,俾华实、须看三度。 方记古人言,信有缘相遇。 |
| 游困归来访粟园,粟园树老再生孙。 莫惊头上见白发,拾粟儿童长几番。 |
| 来访山中景,亭阑鼠甘阴。 客投孤寺宿,蝉趁夕阳晴。 满树青苔湿,一村黄叶深。 纳凉归去晚,湖月挂遥林。 |
| 来访在家僧,连床坐夜镫。 狂谈抛玉麈,剧饮渴黄藤。 一见皆风月,相投不炭冰。 何当长作伴,山水足临登。 |
| 行尽东南郡,重来访旧居。 此心能有止,他境更谁如。 入径看生笋,临池想跃鱼。 仍贪田舍乐,植杖劝芸锄。 |
| 上人来访我,袖里出佳篇。 穷理通三命,知音妙七弦。 不妨时对榻,聊与共谈禅。 一饭虽粗粝,闲中且结缘。 |
| 谁将嘉号标奇观,山鸟山花第一重。 天阙常时瞻北极,县图此处数西峰。 景云百战犹遗址,当日诸公几瘦筇。 定有英灵来访旧,夜闻嘶马晓无踪。 |
| 此身已是一枯株,所记交朋八九无。 唯有微之来访旧,天寒几夕拥山炉。 |
| 城中日日望南湖,乞得閒来访隐居。 渐有秋霖篱菊长,才无暑气渚莲疏。 壁间古画多贤像,案上尘编半佛书。 未见主人逢稚子,不通姓字独踟躇。 |
| 路入潇南地一隅,天开洞府若为模。 石扃高透云常出,涧水中通崖不枯。 来访恍然惊泽国,醉眠清甚在冰壶。 淡岩谁道真稀有,须信阳华天下无。 |
| 竹舆来访小梅山,山在空濛紫翠间。 岚雾满林朝漠漠,溪声和雨夜潺潺。 峰头丹井随潮信,松下禅房旧祖关。 谁是无生谁不死,晨钟未响梦先还。 |
| 五云古色邑,维东有崇山。 群峰几罗列,一水相回环。 李侯筑崇台,吏隐于其间。 斯人不可见,篆蚀苔文斑。 我来访遗迹,临风发长叹。 洗尊挹醽醁,落日犹忘还。 |
| 支筇来访古林邱,转尽山腰俯碧流。 峭壁千寻悬石磴,苍崖百尺护龙湫。 行人迹断烟常暝,过鸟声闲意更幽。 小憩已销尘俗虑,溪山奇绝是兹游。 |
| 来访仙人古玉虚,山前有客指迷涂。 烟云渺渺孤峰绝,松竹森森一径迂。 |
| 穿云策杖岸乌纱,来访南山羽客家。 九转既成丹灶冷,半池烟水浸桃花。 |
| 山势迢迢万马奔,就宽平处着只园。 门无俗驾真堪隐,院有禅僧便不村。 百顷霜黄收{左禾右罢}稏,一泓寒绿养兰荪。 我来访道连宵宿,共拨炉灰仔细论。 |
| 毕竟前身是令威,昂藏鹤样更能诗。 此行游遍江湖了,来访逋仙又一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