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失脚青云何所往,故山松竹应秋。 痴儿官事几时休。 可怜双白鬓,斗粟尚迟留。 尊酒偷闲聊放旷,夜凉河汉西流。 从教孤笛喷高楼。 与君同一醉,明日旋分愁。 |
| 台上风光浓欲滴,傍阑芳桂阴成。 乱山相对长官青。 琢诗能句好,举酒见心倾。 团扇不应秋后弃,几年仁惠风行。 渭城柳色若为情。 一尊松竹底,三唱和秋声。 |
| 一径沿溪入,数椽松竹间。 岂知人事变,自觉客身闲。 采菊出寻酒,移床卧看山。 苍头无可作,把钓过西湾。 |
| 于门为国产英贤,淮海锺灵五百年。 松竹千寻森气节,江湖万顷渺情田。 白头未握封侯印,皂盖犹分刺史天。 俗变农桑皆犊佩,家传恺悌只蒲鞭。 敛容不动吏曹畏,清坐无言上意宣。 田野欢声丰岁里,西山爽气寿杯前。 篱边陶菊千苞折,阶下尧蓂一叶鲜。 香火祝公三入后,却来平地作飞仙。 |
| 早春时候,占百花头上,天香芳馥。 寥廓寒分和气到,知是花神全毓。 独步前林,挽回春色,素节辉冰玉。 悠然一笑,便应扫尽粗俗。 最爱潇洒溪头,孤标凛凛,不与凡华逐。 自是玉堂深处客,聊寄疏篱茅屋。 已报君王,为调金鼎,直与人间足。 更看难老,岁寒长友松竹。 |
| 杜陵白首尚书郎,一见瀼西春草长。 忽思苍梧叫虞舜,翩然短棹下瞿塘。 晚泊江亭生暝色,野服出船乌帽侧。 南极一星落江湖,战尘蔽天兵未息。 闾阎恶少印累累,不梦周孔嗟吾衰。 机心去尽鱼鸟狎,在处诗篇神护持。 四百年间一弹指,当时松竹今余几。 南望冰魂不可招,波翻落日愁云起。 |
| 江涵石瘦,雪压桥低,森森万木寒僵。 不是争魁,百花谁敢先芳。 冰姿皎然玉立,笑儿曹、粉面何郎。 调羹鼎,只此花余事。 说甚宫妆。 松竹岁寒三友,恨竹氵于晋士,松涴秦皇。 雪魄冰魂,回首世上无香。 西湖有人觅句,但知渠、清浅错黄。 奇绝处,五更初、横月带霜。 |
| 侵晨霜气严,溪口冰已合。 乌榜将进迟,寒篙旋摧拉。 遥看松竹深,雪屋藏山衲。 登临兴都尽,薄暮沿清霅。 |
| 昨夜寒蛩不住鸣。 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 起来独自绕阶行。 人悄悄,帘外月胧明。 白首为功名。 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 欲将心事付瑶琴。 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。 |
| 嫦娥伴侣,降人世,天与长生仙箓。 五色云开浮瑞霭,中有西真眉目。 贤德家风,艳容天赋,占尽人间福。 长庚明月,誓同千古相逐。 开宴香蔼华堂,金杯休诉,好醉蟠桃熟。 子子孙孙同上寿,有个人人同祝。 雨鬓春风,一钗香雾,长与瑶池绿。 更祈眉寿,愿如南山松竹。 |
| 书生作吏从朱墨,官事纷纷何日息。 不堪雁鹜对敲朴,宁解诗书伴松竹。 太丘退食何萧然,笔研不落尘埃边。 前岁读书山水县,今年二友来通川。 料君捧诏还朝日,老盖寒梢应的皪。 此时留与后人看,要使清风继前迹。 |
| 忆昔鸣驺闯草庐,欢然把酒话襟期。 自从六月袂分后,又是重阳节过时。 江左英贤姑佐邑,湖南松竹助哦诗。 饯违不及空惆怅,傥或逢梅寄一枝。 |
| 凭高寓目。 爱屹起四窗,云南云北。 缥缈烟霞,萧森松竹,多少洞天岩谷。 著向十洲三岛,入海何妨登陆。 要知处,在皇家新赐,西湖一曲。 林麓。 真胜概,樊榭鹿亭,百卉生幽馥。 绿绮春浓,青蛇星烂,隔断世间尘俗。 笑呼羡门俦侣,时引宝觞醽醁。 醉和醒,但南山之寿,难忘勤祝。 |
| 山閒筑屋古西坡,小小规模净似磨。 两壁鼓钟来雪窦,四围松竹护云窝。 轩窗有趣高僧远,门户无遮俗客多。 我寄前林时一到,未知风月意云何。 |
| 昔年曾识范安成,松竹风姿鹤性情。 西掖曙河横漏响,北山秋月照江声。 乘舟觅吏经舆县,为酒求官得步兵。 千顷水流通故墅,至今留得谢公名。 |
| ... 阴风驱层云,屯积亘山阜。 草木缠凄悲,杲日霾天步。 林鸟杂乱飞,修涂限商贾。 松竹互摧折,鸱号肆翔舞。 四海扬惊涛,鲸鲵竟吞吐。 谁云天地宽,宛足隘环堵。 殊乖夙昔心,块坐阒无语。 迟迟览衿带,栉沐正冠屦。 姑以动余生,疏剔治园圃。 清晨劳寤歌,无乃思汤武。 |
| ...长贫韭俎熟。 更蒸{左犭右屯}压花层层,略糁凫成金粟粟。 青红饾饤映梅柳,紫翠招邀醉松竹。 擎将碧脆卷月明,嚼出宫商带诗馥。 赐幡羞上老人头,家园不负将军腹。 人生行乐未渠央,物意趋新自相续。 五十三翁日落山,三百六旬车转毂。 不妨细雨看梅花,且喜春风到茅屋。 |
| 忆昔秦时,中秋日、武夷九曲。 烟寂寂、斜阳数尺,寒鸦枯木。 三十六峰凝晓翠,一溪流水生秋绿。 正满林、桂子散天香,飞金粟。 神仙客,金丹熟。 玉诏下,云生足。 岩头新换骨,尚粘红肉。 夜半月华明似昼,玉皇降辇铺淆餗。 笑曾孙、回首幔亭前,空松竹。 |
| 四山委苍翠,一沼湛清涟。 云飞松竹留,石堕藤萝牵。 泉昔乱丝竹,鸟语赓笑言。 斯亭作者谁,挽仰四百年。 栋宇有兴废,篇章足流傅。 官道纷往来,此地旷周旋。 乃知造物意,以遗静者便。 我来旱暵馀,龟兆坼平田。 攀崖遡源委,石窦鸣涓涓。 摩挲两石鱼,变化定何年。 |
| 顾吾漫浪久,不欲有所拘。 每到潓泉上,情性可安舒。 草堂在山曲,澄澜涵阶除。 松竹阴幽径,清源涌坐隅。 筑塘列圃畦,引流灌时蔬。 复在郊郭外,正堪静者居。 惬心则自适,喜尚人或殊。 此中若可安,不服铜虎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