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萧条平马逐飞蓬,回首园林平露中。 政事文章君得法,如今太守古人风。 |
| 犹恨溪堂浅,更穿修竹林。 高人不畏虎,避世已无心。 隐几颓如病,忘言兀以喑。 茅茨追上古,冠盖谢当今。 晓梦猿呼觉,秋怀鸟伴吟。 暂来聊解带,屡去欲携衾。 湖上行人绝,阶前暮雪深。 应逢绿毛叟,扣户夜抽簪。 |
| 寖历岁年久,靡受霜雪欺。 落落梁栋材,矫矫松柏姿。 明当构廊庙,匠石良汝资。 |
| 带烟构外阴晴好,趁暖花苞日夜肥。 有宅一区园十亩,不知天遣几时归。 |
| 门门阊阖早春初,恭构龙飞御太虚。 圣德巍巍隆誉望,坐令四海诵唐虞。 |
| 暑浊难为酒,秋清易得诗。 出门残月在,骑马晓风吹。 山石藤萝构,荒园枳棘篱。 新条闻快活,归路不妨迟。 |
| 书堂高构岁寒巅,水秀山明隔市廛。 两岸柳风吹道骨,一溪梧月浸心天。 |
| 旌阳旧山曲,书室构山前。 景物尘埃外,轩窗树石边。 宁惟集儒业,兼恐混神仟。 百行家门最,宜当世有贤。 |
| 使君分符在唐季,游刃巴西有余地。 构楼下瞰大江头,醉眼日观巴水字。 唐人诗句自名家,当年登鉴境何赊。 遗碣空存苔藓剥,高楼一望重伤嗟。 |
| 秦关百二山河固,陕服城闉控此中。 别构栋梁成爽垲,俯观竹树立青葱。 虚簷豁敞迎朝日,曲槛萦回带晚风。 登眺自欣襟带地,万方辙迹坦然同。 |
| 闲思尘世大悠哉,进趣门中尽可该。 抛却工夫平世路,枉劳心力构仙台。 隘空云水千重合,币野烟霞一径开。 幸有圆成平坦处,辛解谁解望山来。 |
| 山亭侧畔构山房,便是耕云钩月乡。 未达功名穷饮水,此生应不误行藏。 |
| 顷侍尚书坐,曾闻阃助贤。 晤言成勇退,里谒戒私专。 梦断构江路,神伤薤露篇。 悼亡千里泪,叠嶂想新阡。 |
| 世无伯乐不识马,眼看骐骥如驽骀。 先生今年四十四,才似皋夔胡为哉。 泰山山下水照石,溪声濊濊白云堆。 我居其间构茅屋,先生先生归去来。 |
| 铁壁嶙峋构小亭,潇然云栋接风棂。 烟光横抹半峰紫,山色不磨千古青。 老去久无金马梦,归迟应愧草堂灵。 明经拾芥成何事,得似朝来对翠屏。 |
| 阿章年少构才酞,柏府当年与赞筹。 高卧久无求仕想,闲曹聊作读书谋。 风烟坐度吴江晚,山水重控禹穴幽。 正喜相延又相别,飞花不分渍离愁。 |
| 世续香灯演圣言,再新华构称凭轩。 阴阴松色连僧阁,飋飋波声入寺门。 飞鹭衔鱼离浅濑,残云带雨渡遥村。 沃洲相较应相近,树杪啼烟祇欠猿。 |
| 天开奎壁作灵神,杰构凌霄景运新。 乍向鱼洲排雁塔,更看虎阜跃龙津。 山林风俗如邹鲁,翰苑文章迈汉秦。 此后鳌头夸遂水,应知魁阁瑞光频。 |
| 何名半峰亭,尧峰路之半。 游客趋层崖,斗上多股战。 宝云构此轩,接引心不倦。 所冀冠盖来,少休松石畔。 雄视金仙居,巍乎倚云汉。 自此更攀缘,须臾迹彼岸。 |
| 山自南来崇地位,水从东去泳江流。 徘徊四顾情何限,直欲於中构小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