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亦无依去是闲,何心终恋此林间。 片云孤鹤东西路,四海九州多少山。 静坐趁凉移树影,兴随题处著苔斑。 秋来洗浣行衣了,还尔邻僧旧竹关。 |
忽忽京尘渍客衣,正须轩旷一伸眉。 独行初日葱茏处,不待游人杂遝时。 鱼乐暗摇亭树影,风轻闲弄水云姿。 因循又耐箫歌聒,早晚湖山细入诗。 |
每个虚亭坐片时,旋寻古迹上岩梯。 石含秋色苔痕老,洞接云天树影低。 樵客出林惊虎啸,道人临水听猿啼。 吟边欲记阳明事,恐动山灵不敢题。 |
波涛涌处浮双塔,塔影高低树影边。 山下虽无归寺路,门前却有过淮船。 石峰隔水难寻水,井脉通泉易得泉。 闻说老龙归洞口,几回惊起定僧禅。 |
三峡至此穷,两壁犹峭立。 估船无时行,妇盎有夜汲。 风生树影动,月碎水流急。 草根缀微露,萤火飞熠熠。 吾行已四旬,才抵楚西邑。 浩歌散郁陶,还舟觉衣湿。 |
缥陂春色极晴虚,新水遥连六辅渠。 沙上钓归人获鹬,梁边观罢客知鱼。 苍浮树影烟生后,红皱溪纹日侧初。 刮目暂成江海趣,狂奴终忆越滩居。 |
上客不用顾金羁,主人有酒君莫违。 请君看取园中花,地上渐多枝上稀。 山头树影不见石,溪水无风应更碧。 人人齐醉起舞时,谁觉翻衣与倒帻。 明朝花尽人已去,此地独来空绕树。 |
丛车饯才子,路走许东偏。 远水同春色,繁花胜雪天。 鸟行侵楚邑,树影向殷田。 莫学生乡思,梅真正少年。 |
穿竹清我魂,散发吹我顶。 虚窗听鸣蝉,小槛看汲井。 扫地长物空,漱泉齿颊冷。 厨人具浆粉,童子鬻山茗。 微云未必雨,且喜收树影。 残书置不视,乐此清昼永。 既夕即搒舟,门外绿千顷。 世事何足论,平生慕箕颍。 |
旅程看驿道,西去兴何如。 南国秋霖后,斜阳树影疏。 野光飞翠羽,溪艳照红蕖。 好去朝端客,人争草薦书。 |
竹院名童子,茅斋坐已公。 亦如王舍内,却愧鲁家东。 共味井泉接,分阴树影中。 闲眠时唱和,律吕隔墙通。 |
正月十六夜,竹篱田父家。 明月照树影,满山如龙蛇。 |
何处背繁红,迷芳到槛重。 分飞还独出,成队偶相逢。 远害终防雀,争先不避蜂。 桃蹊牵往复,兰径引相从。 翠裛丹心冷,香凝粉翅浓。 可寻穿树影,难觅宿花踪。 日晚来仍急,春残舞未慵。 西风旧池馆,犹得采芙蓉。 |
尘中名利热,鸟外水云闲。 吾子多高趣,秋风独自还。 空囊随客棹,几宿泊湖山。 应有吟僧在,邻居树影间。 |
玉琯凉初应,金壶夜渐阑。 沧池流稍洁,仙掌露方清。 雁声风处断,树影月中寒。 爽气长空净,高吟觉思宽。 |
君家太湖北,作吏太湖南。 驿路鸡鸣近,山城树影含。 万川疏沃野,百室竞春蚕。 幸此犹吾土,微官也自堪。 |
夏暑减未曾,秋暑增愈剧。 老翁避无处,茅斋聊憩息。 银盆满注水,银水同一色。 中涵双桂影,倒卧一天碧。 清光湛不动,欲弄还复惜。 偶然一播洒,树影碎相激。 洗面凉已滋,漱齿痛仍逼。 平生畏秋暑,老去畏弥极。 |
虫声叠哀思,树影弄清辉。 休恨催年老,私惭昧昨非。 倦童眠自语,惊鹤定还飞。 远念周高志,华颠坐翠微。 |
鸣鸣寒角动城头,吹起千年故国愁。 才见专诸操匕首,旋闻西子载扁舟。 霜寒古寺钟声早,月落南园树影秋。 一笑浮华易盈歇,白云长在水东流。 |
发枯身老任浮沉,懒泥秋风更役吟。 新事向人堪结舌,旧诗开卷但伤心。 苔床卧忆泉声绕,麻履行思树影深。 终谢柴桑与彭泽,醉游闲访入东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