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夫时作白头吟,爨下焦桐孰赏音。 敢望荆溪作诗跋,自惭弊帚享千金。 |
| 玉箸凝潮後,丝桐艺业余。 远涂憎早悟,旷度得中疏。 子逝今何遽,吾生孰与居。 岂无文士传,未有茂陵书。 |
| 自从笔削三千首,复见风骚二百年。 佳句独为时辈许,幽光长伴客星悬。 耳孙文采方高蹈,鼻祖声名更盛传。 曾到先生栖隐处,桐君山下好林泉。 |
| 久向人间触骇机,敛收孤迹早宜归。 亡羊未恨补牢晚,搏虎深知攘臂非。 明月长庚天欲晓,新桐清露暑犹微。 扁舟蓑笠平生事,莫羡黄金带十围。 |
| 老矣归欤东海村,长裾不复上王门。 肉糜岂胜鱼羹饭,纨袴何如犊鼻褌。 是处江山如送客,故园桐竹已生孙。 分无功业书青史,或有诗名身后存。 |
| 短发飕飕彻顶凉,悠哉随处据胡床。 但怜鹊影翻残月,不恨蝉声送夕阳。 门巷阴阴桐叶暗,汀洲漠漠藕花香。 寓形宇内终烦促,安得骑鲸下大荒? |
| 曹子金门等陆沉,壮年裘马四方心。 檄傅白羽从沙井,诗写红巾遍武林。 兵甲胸中无敌国,丝桐世外有知音。 相逢不饮何为者,祗作寒厅拥鼻吟。 |
| 长安市上僦楼居,闲裹身心尽自如。 十日雨声春对酒,一窗镫影夜观书。 茶经未展愁先醒,芭录才看病已除。 所欠短檐晴景好,拆桐花月共扶疏。 |
| 闭口桐鱼勿复论,数间老屋枕云根。 晓钟三板出山去,分付猕猴为守门。 |
| 二年羁旅越人吟,乞得东南病更侵。 殇子未安庄氏义,寿亲还慰鲁侯心。 鲜鲜细菊霜前蕊,漠漠疏桐日下阴。 浊酒一杯秋满眼,可怜同意不同斟。 |
| 青云贵戚玉麟儿,曾逐銮车入紫闱。 王母窗前窥面日,太真膝上画眉时。 沧溟六阔龙何在,华表秋深鹤未归。 三尺焦桐千古意,黄金谁与铸锺期。 |
| 三荐渠能老一儒,班超投笔好从吾。 功名到手身先死,诗礼传家道不孤。 千里新封从马鬣,百年余庆萃鵷雏。 西风哀挽桐川上,傥有青刍致奠无。 |
| 画桥相送百花春,转眼孤鸿逐断云。 别后有谁能顾我,客中无日不思君。 风前花影尝兴念,月下桐声久不闻。 见说近来多好况,一书无惜寄云云。 |
| 父老迎使君,舟楫桐江波。 那知使君心,一片烟雨蓑。 杖藜对客星,清风双嵯峨。 沙鸥公故人,应为小婆娑。 |
| 经营一室面清波,不是儒衣不见过。 南渡好诗都刻尽,中朝名士与交多。 分甘书史窝中老,兴在江湖醉后歌。 门外今年桐又长,不知堪系我船麽。 |
| 丝桐挂壁户常扃,雅弄深防俗耳听。 滴露研朱重点易,焚香炷火细翻经。 山含晚色千峰紫,松傲新霜一派青。 独向岩扉抱高隐,有谁能识少微星。 |
| 蜜房初满石榴红,秋意先侵玉井桐。 薤簟自凭南郭几,縠巾犹卧北窗风。 云迷候雁辞遥塞,露湿飞萤起暗丛。 病已不须传七发,粉牋香墨寄诗筒。 |
| 银河漾漾。 正桐飞露井,寒生斗帐。 芳草梦惊,人忆高唐惆怅。 感离愁,甚情况。 春风二月桃花浪。 扁舟征棹,又过吴江上。 人去雁回,千里风云相望。 倚江楼,倍凄怆。 |
| 西风半夜惊罗扇。 蛩声入梦传幽怨。 碧藕试初凉。 露痕啼粉香。 清冰凝簟竹。 不许双鸳宿。 又是五更钟。 鸦啼金井桐。 |
| 朱颜白发炯双瞳,一念平生造物通。 内阁图书真学士,西园几杖老仙翁。 木公金母人间现,桂子桐孙寿籍同。 遥想彩衣圜四世,后溪无日不春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