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物色桐江垂钓客,招延商岭茹芝翁。 永歌帝阁薰弦里,密启词垣夹袋中。 |
| 潮满桐江上,秋风洗印时。 字民知最近,占位莫嫌卑。 纸尾书名大,松边得句迟。 定怀东阔老,无复寄来诗。 |
| 萧洒崔居士,高闲养性灵。 凉风满樽酒,永日一函经。 竹色垂遮户,桐花开满庭。 未嗟相见阔,交照本忘形。 |
| 吹箫江上晚,惆怅别茅君。 踏火能飞雪,登刀入白云。 晨香长日在,夜磬满山闻。 挥手桐溪路,无情水亦分。 |
| 重见徐娘未老时,蕙兰心性玉风姿。 不忘杜牧寻春约,犹诵元稹纪事诗。 时世妆梳浓淡改,儿郎情境浅深知。 栖鸾会上桐花树,举眼详看一稳枝。 |
| 金屋无人唤阿连,碧桐依旧绿阶前。 境瞒眼处非关物,事换头时即是天。 秋水岸边凝鹊鹭,晚风枝上沸蜩蝉。 静中阅动浑如此,描画何须倩巨然。 |
| 槐花结子桐叶焦,单飞越鸟啼青霄。 翠轩辗云轻遥遥,燕脂泪迸红线条。 瑶草歇芳心耿耿,玉佩无声画屏冷。 朱弦暗断不见人,风动花枝月中影。 青鸾脉脉西飞去,海阔天高不知处。 |
| 忆曾相识自儿童,二载云间笔砚同。 深院抄书桐叶雨,曲栏联句藕花风。 当时壮气凌诸子,今日衰颜对两翁。 高卧田园真自乐,宦游愧我尚西东。 |
| 宠服当年盛,芳魂此地穷。 剑飞龙匣在,人去鹊巢空。 簟怆孤生竹,琴哀半死桐。 唯当青史上,千载仰嫔风。 第五十九卷 |
| 闻道银符渡睦溪,桐山应为长清晖。 渔翁几十迎舟拜,沙鸟成双夹旆飞。 检点簿书茶贡蚤,体量风物橘奴肥。 题舆自愧来何晚,未得云中瞩使威。 |
| 珠露初零。 天宇澄明。 正闲阶、皎月亭亭。 更阑人静,烟敛风清。 更井边桐,一叶叶,做秋声。 斗帐鸾屏。 翠被华茵。 梦回时、酒力初醒。 绿云堆枕,红玉生春。 且打叠起,龙牙簟,竹夫人。 |
| 秋风原头桐叶飞,幽篁翠冷山鬼啼。 海图拆补儿女衣,轻衫笑指秦人溪。 秦人得知晋以前,降唐臣宋谁为言。 忽逢桃花照溪源,请君停篙莫回船。 编蓬便结溪上宅,采桃为薪食桃实。 山林黄尘三百尺,不用归来说消息。 |
| 文础护清漪,炯若涵冰玉。 澡涤起沈痾,功参灵剂速。 荒唐桑氏经,琐碎桐君录。 利物本无穷,何须尘简牍。 |
| 零落桐叶雨,萧条槿花风。 悠悠早秋意,生此幽闲中。 况与故人别,中怀正无悰。 勿云不相送,心到青门东。 相知岂在多,但问同不同。 同心一人去,坐觉长安空。 |
| 一邑何期获二贤,花开满县总翩翩。 赋诗各出新机锦,裕国还饶内府钱。 槐竹两行公事辨,丝桐三弄政声傅。 作成和气农家好,多稼如云咏大田。 |
| 归来故乡见亲族,田园半芜春草绿。 明烛重燃煨烬灰,寒泉更洗沈泥玉。 载持巾栉礼仪好,一弄丝桐生死足。 出入关山十二年,哀情尽在胡笳曲。 |
| 只怜久病刘公干,不羡多驺邓仲华。 解寄长年新句法,颇思前夜好灯花。 自离窗外千秋雪,长看天西一色霞。 想见疏桐凉月下,幽鸿无伴立寒沙。 |
| 满腹悲辛谁与言,叩门不应更依然。 一斑昔我尝窥豹,五色还公自补天。 新陇只今堪挂剑,枯桐从此不调弦。 典刑今有阿戎在,定与相从对白莲。 |
| 古木阴阴六月凉,幽花藉藉四时香。 丝桐清夜作三弄,明月入帘风拂床。 |
| 疏雨洗天清。 枕簟凉生。 井桐一叶做秋声。 谁念客身轻似叶,千里飘零? 梦断古台城。 月淡潮平。 便须携酒访新亭。 不见当时王谢宅,烟草青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