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嘉树吐翠叶。 列在双阙涯。 旑旎随风动。 柔色纷陆离。 |
| 零落欹斜此路中,盛时曾识太平风。 晓迷天仗归春苑,暮送鸾旗指洛宫。 一自烟尘生蓟北,更无消息幸关东。 而今只有孤根在,鸟啄虫穿没乱蓬。 |
| 庭槐岁月深,半死尚抽心。 叶少宁障日,枝疏不碍禽。 帷幄谅无取,栋梁非所任。 愧在龙楼侧,羞处凤池阴。 未能辞雨露,犹得款衣簪。 惜悲生意尽,空馀古木吟。 |
| 华山高幢幢,上有高高松。 株株遥各各,叶叶相重重。 槐树夹道植,枝叶俱冥蒙。 既无贞直干,复有罥挂虫。 何不种松树,使之摇清风。 秦时已曾种,憔悴种不供。 可怜孤松意,不与槐树同。 闲在高山顶,樛盘虬与龙。 屈为大厦栋,庇荫侯与公。 不肯作行伍,俱在尘土中。 |
| 落絮蒙蒙立夏天,楼前槐树影初圆。 傅闻紫殿深深处,别有薰风入舜弦。 |
| 问邓何酷爱沙冈,奇秀山光接水光。 槐树绿阴刚似盖,天风吹动蛰龙翔。 |
| 庭前槐树绿阴阴,静听玄蝉尽日吟。 枕簟虚凉清梦境,了无俗物动禅心。 |
| 西风猎猎暮秋天,昏雾淫霖海气连。 雨脚如麻云泼墨,禾头生耳稻漂田。 庭前槐树惟增叹,阶下决明空可怜。 愁绝寒儒思广厦,床床漏屋夜无眠。 |
| 江左风流恐未真,南州人物竟成尘。 全家莫恨瘿张丑,四国且图山作邻。 小漏天光浑失热,绿槐树盖始知春。 柴扉昼钥能高枕,一到华胥胜路人。 |
| 我师一念登初地,佛国笙歌两度来。 唯有门前古槐树,枝低只为挂银台。 |
| 槐树层层新绿生,客怀依旧不能平。 自移一榻西窗下,要近丛篁听雨声。 |
| 倐忽市朝变。 苍茫人事非。 避谗应采葛。 忘情遂食薇。 怀愁正摇落。 中心怆有违。 独怜生意尽。 空惊槐树衰。 |
| 族昔多名婿,今观子更奇。 他年槐树谶,早岁柏舟诗。 割股延姑寿,抽簪活众饥。 事皆堪入史,何必墓傍碑。 |
| 客舍门前古槐树,群乌哑哑啼不去。 乌啼解知人意苦,迁客思亲朝复暮。 五年生死无消息,一闻乌啼泪沾臆。 汴水东流白日飞,老亲在南儿在北。 南地灵鹊北地乌,乌啼报有平安书。 |
| 虫有天水牛,两臂徒甚修。 长尾龟其类,玄痛鳖与俦。 细评无甚似,大概勿深求。 终身混沮洳,亦与蝦蛭游。 或云能羽化,为蝉槐树头。 清高乃如许,亦足掩前羞。 |
| 斋舍隔墙东,萧萧槐树风。 声颜虽不接,翰墨遽能通。 未说凉堪饮,唯愁赋少工。 此焉知素拙,试与问杨雄。 |
| 驱马傍驰道,归自许西偏。 高车非旧贵,立避槐树边。 心虽欲往谒,仆馁行不前。 是甘处穷巷,晨笑微生烟。 傥有好事者,扣门与留连。 或有袖中诗,语熟气颇全。 曾不类缁褐,始可令勉旃。 京师百许寺,知几相差肩。 |
| 东园忆初购,粪壤频扫除。 墙下古槐树,憔悴色不舒。 况遭众攀折,高枝且无余。 爱护至今日,浓阴接吾庐。 数步已仰视,伟哉巨人如。 非藉此荫庇,谁结幽亭居。 立为众木长,奴仆柽与榆。 |
| 日暮乘羸马,因过太史家。 竹窗谈脱麈,槐树暝栖鸦。 邦瘁稽前咏,人亡起彼嗟。 夜分归不寐,犹照角巾斜。 |
| 玉堂清迥似仙家,竹石丛中吏守衙。 视篆只应成故事,汲泉还为浣陈砂。 琪花夜静流金液,槐树春深集乳鸦。 岂向东山长吏隐,北门犹待制黄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