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新来乘传抵秦川,会府须才果峻迁。 应见流钱從地上,物闻聚米向君前。 声华南国推高士,名姓丹台缀列仙。 每话官曹苦拘束,归家长是夕阳天。 |
| 初侯不能六尺长,少日结交皆老苍。 势利不可更炎凉,解缨从我濯沧浪。 与君论心松柏香,何为独忆卢泉之上多绿杨,卢泉如练照秋阳,泉上之人犹谤伤。 此邦虽陋有佳士,勿厌风沙吹茫茫。 愿君不负上池水,囊中探丸起人死。 |
| 雨砌无车马,风帘洒静便。 忽思江外酒,准拟醉时眠。 隐几惟观化,开书屡绝编。 遥知烟渚梦,遣骑唤渔船。 |
| 天下几人学杜甫,谁得其皮与其骨? 划如太华当我前,跛牂欲上惊崷崒。 名章俊语纷交衡,无人巧会当时情。 前生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得俱天成。 |
| 经明宣城宰,家此百尺澜。 郑翁不量力,敢以非意干。 玄黄杂两战,绛青表双蟠。 (事见《龙公碑》。 )烈气毙强敌,仁心恻饥寒。 精诚祷必赴,苟简求亦难。 萧条麦麰枯,浩荡日月宽。 念子无吏责,十日勤征鞍。 春蔬得雨雪,少助先生盘。 龙不惮往来,而我独宴安。 闭阁默自责,神交清夜阑。 |
| 弱植生川泽,吒根北堂后。 昔时青春姿,扶疏映轩牖。 风霜日消落,憔悴复何有。 蠹穿枯节断,雨渍虚心朽。 幸不夭天年,犹得胜凡柳。 |
| 拾青紫本一经时,得夫由来信可惊。 美玉固应不未识,千钧何自俗能轻。 马曹寂寞心空在,骥子昂藏骨更清。 稳步烟霄迟速耳,笔端梦觉已花生。 |
| 锦制丈高底怕伤,手挥烦势坐清凉。 豁闻心上平明镜,看破人间戏散场。 县里方将客醉白,台端只怕趣催黄。 梅花本是酸寒物,终累他年铁石肠。 |
| 苍狗白衣纷过云,到头故我始为真。 山林高看平沈世,风雨难摧独乐春。 时出苦言医俗耳,多培好事寿閒身。 仰天咄咄今何日,百里相过有若人。 |
| 猴鹤沙虫道并消,谁分粪壤与芳椒? 昨来皖水三河变,堪痛阿房一炬焦。 勾践池边醪易醉,田横墓上酒难浇。 同袍才俊雕零尽,苟活人间只自嘲。 |
| 由来忠孝易通神,优利华丞识后身。 石拦海枯终有尽,生天成佛岂无人。 关河度情空萧瑟,形影陶潜孰主宾? 鸡犬全家存帝所,淮南生计未全贫。 |
| 赤栏画柱水光中,更爱丰碑笔吐虹。 雾市溟蒙螯闯首,雪花错落马行空。 关门近接俱天险,溪水平流亦海通。 执朴笑渠忧诅者,不知说豫坐收功。 |
| 声利营营阅蜚电,人生悲欢更几遍。 群儿沈迷如病酲,尚念醇醪梦酣醼。 吾侪较之唯阿尔,书淫仅逃红绿眩。 短檠半世课蝇头,老阅旧藏纷莫辨。 近从损读得奇分,稳坐幽窗憩吾倦。 严侯著书定千载,尚向枯策求闻见。 可无一洗窦郎痴,捉笔因君拂尘砚。 |
| 皖上相逢昔少留,登楼隐几听鸣鸠。 山峰游处今何在,溪水流来此有不。 就食四方甘不击,为生一世信长浮。 共知局促京沙里,回首当时始觉羞。 |
| 衣冠奇古旧儒风,湖海襟期臭味同。 七字不妨容我和,一樽酒欠与君中。 春光是处饶生意,山色何曾碍太穿。 九叠云屏三笑路,何当偕访虎溪翁。 |
| 陈隋余习尚尘飞,可乏诗坛白羽挥。 凡物晚成华者实,如吾素论是耶非。 三生不堕扬州梦,一笑应知佛祖机。 苦不若人亦余事,真源向上更深微。 |
| 凤凰山下隐君庐,水竹宽閒十亩余。 稚子已能题砌叶,饮徒时许共畦蔬。 杜同谷怨长才柄,马伏波思下泽车。 何似此公一丘壑,潸心逸兴西阳书。 |
| 半山残照独回舟,一片闲云任去留。 水屋风帘余晚兴,雨花灯影共春愁。 从来养鹤山中住,不学骑鲸海上游。 自此易知东浦路,茅堂只在涧西头。 |
| 不到稽山已十年,梦中物色故依然。 忆寻绝境经幽寺,曾向东风酌妙泉。 书穴雨馀云扑地,鉴湖春昼水连天。 别来乔木高多少,想见娇莺自在迁。 |
| 一纸西风书客愁,愁来如泻满汀洲。 从他梦鹿还争鹿,休问封侯与不侯。 百岁光阴草头露,一年好景菊花秋。 人生能著几緉屐,且为重阳一醉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