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正色忠言始是人,一毫巧令兽为邻。 本心面目无难见,识比非仁即是仁。 |
| 渊明不可作,遗芳落天涯。 幽香抱孤蕊,正色敷金蕤。 眷言出俗韵,寒透方相宜。 南方十月温,不见落叶飞。 江氛与岭祲,负此傲霜姿。 向晚过微雨,月波湛明辉。 风高便觉好,独酌临东篱。 对之不须寐,要看清露滋。 |
| 十年诵公诗,正自识孙楚。 一日从公游,如入图书府。 登门迹已熟,入室心相予。 及观连屋处,益知用意苦。 岩岩中书君,正色元佑年。 文章照今古,神物护简编。 盛德宜有后,诸孙如彼贤。 韡韡常棣华,相戒南陔篇。 |
| 爱直赵清献,忠文范景仁。 累朝推旧德,今日见斯人。 正色欲劘上,敢言宁顾身。 紫枢方大用,惜不究经纶。 |
| 自与松筠并,宁容草棘欺。 盈盈皆正色,脉脉匪邪思。 照水初开处,临风欲坠时。 深幽殊可念,酹酒侑之诗。 |
| 菊花秋开只一种,意远不随桃与梅。 游人有几爱孤淡,零落野水空岩隈。 层层露萼间枝叶,金靥万个围苍苔。 直从陶令酷爱尚,始有我见心眼开。 为怜清香与正色,欲搴更惜常徘徊。 当携玉轸就花醉,一饮不辞三百杯。 |
| 厚德天钟有异资,反身尤谨事操持。 俭勤忠孝传家训,直谅忱恂获上知。 正色嫉邪严莫犯,高标立懦屹难移。 睪如香坂孤峰下,千载唯存笃行碑。 |
| 十分正色白为难,眼底红黄总热瞒。 安得云英挥玉杵,腊余为合返魂丹。 |
| 中央正色殊堪重,况复丹心向太阳。 可信化工深意在,只教此本染宫黄。 |
| 未极皮毛落,端难颊舌传。 夔音谐柷敔,岐脉按铭弦。 举自常如见,关心或不眠。 江湖无正色,龋齿亦嫣然。 |
| 霜林尽处碧溪傍,小露檀心媚夕阳。 天下三春无正色,人间一味有真香。 相思谁向风前寄,趁早先从雪后芳。 朝夕催人头欲白,故园正在水云乡。 |
| 腊雪多为瑞,丰穰隔岁知。 林峦银劒戟,苑囿玉壶池。 映几孙书饱,卧冰祥母饥。 疾风看正色,余事付清诗。 |
| 向来虽著侍臣冠,忧国曾无一日欢。 正色立朝从古少,犯颜论事似君难。 思贤会见重相得,乐圣何妨且自宽。 回首高风谁复继,凛然名节照人寒。 |
| 平生自是爱花人,到处寻芳不遇真。 祗道人间无正色,今朝初见洛阳春。 |
| 可怜风骨肖梅英,试问东君曷似生。 正色不从朱粉涴,耐寒犹怪雪霜轻。 论交薝蔔君为胜,投社酴醿我更清。 纵美讵能齐众口,此言何独指羊羹。 |
| 消得刚风三日夜,吹开正色泬寥笑。 苏门月明朗君长啸,太华云高我昼眠。 |
| 道学不尽诗,功名只绪余。 立朝惟正色,荐士有遗书。 百赎嗟无及,九京谁与居。 莫酬推毂意,衰涕湿巾裾。 |
| 诗人故多感,花发忆两京。 石榴有正色,玉树真虚名。 粲粲秋菊花,卓为霜中英。 萸盘照重九,缬蕊两鲜明。 |
| 黟歙与端璞,争雄称权奇。 马肝乃正色,龙尾终视仪。 霜毫瀹紫玉,松烟生华滋。 都付文学老,看诵浯溪时。 |
| 龙卧南阳久,天回北斗高。 庙堂更政化,岩谷起英髦。 正色朝端肃,华巅国务劳。 西州忽移翣,风木动悲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