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游子行远方,慈母在高堂。 砌有忘忧草,对之还断肠。 母心乃如斯,子心其可忘。 子心苟如母,足以感苍苍。 君不见汉蔡邕,晋王祥。 | 
| 客游严陵道,中路哭者谁。 哀哀母子别,云是夫弃妻。 百年结欢爱,一旦生别离。 妾去何足怜,怜此乳下儿。 哌哌未能语,弃去良可悲。 儿啼苦恋母,母闻转悲凄。 欲语别离苦,孩提尔何知。 徒能抚汝项,相顾空泪垂。 夫妇义已绝,母子恩亦亏。 尔饥谁与哺,尔寒谁与衣。 明年尔学行,谁与相提攜。 人言无母怜,有父尚可依。 尔父忍弃我,... | 
| 陈氏春秋一百一,儿女年皆过七十。 一门慈孝更雍愉,四老真堪入画图。 长官申闻太守喜,召至阶庭加盛礼。 老莱彩服作儿啼,今视古人更过之。 老莱一身娱戏耳,况有三儿奉甘旨。 人言潭俗不古如,君看此事天下无。 一门高寿何由得,慈孝之人天所惜。 我原湘民胥俲之,从此九州皆寿域。 | 
| 清晨扫松叶,旋复烘于煁。 汲井手自淅,咄嗟香满鬵。 母子共一饱,茅檐乐愔愔。 虽无滫随奉,庶不愧此心。 | 
| 衣缝密密今垂老,襁褓咿咿渐趁行。 君纵无情到闺阃,那应母子亦无情。 | 
| 送者临门庑,征人暮路歧。 翻思津遣后,可奈独归时。 岁旱田畴薄,家贫母子离。 能忘手中绵,密密缀衣湿。 | 
| 无何母子靡不足,偏提进退问为谷。 闲心青山双属玉,江南野水连天绿。 | 
| 小大扶携作伴行,欢然恋恋意相倾。 信知万古山头石,还有人间母子情。 | 
| 慨然揽辔志澄清,一激谁知党祸成。 母子可怜终死别,庶几广孝在扬名。 | 
| 儿童娱膝下,母子话灯前。 却忆江湖上,家书动隔年。 | 
| 母子相逢几万年,夕阳梦断岂堪言。 多时不隔如今见,赵州勘破老婆禅。 | 
| 自从一掺去三千,尺宅抛来喜中年。 每叹圣贤风泯矣,可怜母子日萧然。 悠悠兰老离骚国,渺渺花开阳艳川。 九月不能应十月,挂书一束放翁船。 | 
| 鸾栖洞府影交加,金鼎将成岂用夸。 向日迎阳炉上火,中秋望月桂开华。 丹砂伏定纵横药,白雪飞腾不离家。 一种为铅铅自化,灵胎母子笑天涯。 | 
| 冷霰撒行车,呻吟独搔首。 须臾大如席,风卷半空走。 母子鼻酸辛,依依自相守。 书生倒行囊,沽来一樽酒。 暂时借温和,耳热岂长久。 万木无阴风,言语冰在口。 氈房耿无眠,兀兀听刁斗。 | 
| 返照在高树,归牛度曾坡。 一犊牟然赴其母,老牜孛反顾情何多。 牧儿见之亦心恻,人间母子当如何? 日暮倚门乌尾讹。 | 
| 抱负元惊世,飞腾正及辰。 眼空天下士,坐稳日边身。 器业真王佐,词章动帝宸。 锦衣双白发,母子即天人。 | 
| 交游半世已公卿,犹抱遗经对短檠。 负米过於扛鼎重,选官难似上竿行。 百年母子相依命,一片忠忱谁为明。 灯火小楼风雨夜,岁寒时昨话平生。 | 
| 忧世心劳鬓易斑,笑颦还与世相关。 秋霜烈日君臣际,和气春风母子閒。 学道期传千载统,献言先办一生閒。 堂堂仰止人何在,独有名如不动山。 | 
| 人各有是非,犯时为患害。 唯诗以谲谏,言者得无悔。 汾王昔监谤,变雅今尚载。 末俗忌讳繁,此理宁复在。 南山咏种豆,议法过四罪。 玄都戏桃花,母子受颠沛。 疑似已如此,况欲谆谆诲。 事变故不同,杨刘可为戒。 | 
| 别驾归来自赣川,相迎方叹别经年。 为言相国珠玑语,寄问祠庭山泽仙。 妙句耸观亲盥手,满城争玩日骈肩。 退怜母子方偕隐,却恐虚名似此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