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五花入手眼境明,合主黉宫善类盟。 善教牖民师帅责,婉辞玉女父兄情。 马经定价增神骏,鸮亦怀音避恶名。 从此心田去稂莠,沐侯化雨及时耕。 |
| 晓云开。 睨仙馆陵虚,步入蓬莱。 玉宇琼甃,对青林近,归鸟徘徊。 风月顿消清暑,野色对、江山助诗才。 潇鼓宴,璇题宝字,浮动持杯。 人多送目天际,识渡舟帆小,时见潮回。 故国千里,共十万室,日日春台。 睢社朝京非远,正和羹、民口渴盐梅。 佳景在,吴侬还望,分阃重来。 |
| 陈山苍苍东海头,石壁裂缺藏灵湫。 老髯出水歘万丈,青山倒挂黄金虬。 神光上腾接烟霭,挟子撄珠浴沧海。 雨公载雨推雷车,阊阖门开叩真宰。 今年亢旱民罹殃,我侯悯悯心若伤。 精诚披露动寥廓,沛然甘泽来滂滂。 侯今官转吴兴去,回首神峰隔天宇。 愿言变化从云龙,大为苍生作霖雨。 |
| 数日不逢黄叔度,胸中鄙吝一时生。 如何民瘼偏能疗,却是诗魔未得平。 夏景清和妨命驾,玄臺寂寞阻飞觥。 欲亲高论无由得,须作文殊问疾行。 |
| 平生邺下曹公子,家世风流合有文。 横槊尚传瞒相国,紫髯不是画将军。 诏书宽大民何怨,刺史威严吏合勤。 好作楚词更下俚,云中一降武夷君。 |
| 勤为浮屠人,形类心不偶。 独负山林栖,远犯风尘走。 如闻大众居,乃是贤豪薮。 专意学文章,韩编不离手。 退之所尚者,岂以言深厚。 径驰周孔域,不为杂说诱。 大凡民之生,虫豸均一丑。 圣人酌中道,君臣与夫妇。 饮食若衣冠,事行而易守。 不喜释老言,诋斥遭诬负。 子今读其书,无乃相纷纠。 学本勿学末,何为恤众口。 |
| 细听遴妇低眉说,年年育暨苦无叶。 山童执筐入市献,一称百钱独未惬。 更兼春雨土窗寒,忍风灵儿头嗫嗫。 买丝织绢轮官外,空借怜机间一月。 阿姑卒岁无繻实,小儿露骭风吹裂。 今时县官清且明,课民务本令必行。 担桑赪肩荷锄去,青青布种环郊城。 明年家养一百箔,巷乡缲车栋花落。 满笼新丝白云香,听赛收官鼓声乐。 |
| 黄雾冥冥小石门,苔衣草路无人迹。 苦竹参天大石门,虎迒兔蹊聊倚息。 阴风搜林山鬼啸,千丈寒藤绕崩石。 清风源里有人家,牛羊在山亦桑麻。 向来陆梁嫚官府,试呼使前问其故。 衣冠汉仪民父子,吏曹扰之至如此。 穷乡有米无食盐,今日有田无米食。 但愿官清不爱钱,长养儿孙听驱使。 |
| 象笏乌纱谏署荣,运输权重使蛮荆。 职分三馆图书贵,地辖重湖水石清。 贪吏望风潜解印,逋民知惠自归耕。 官曹寂寞冯唐老,多羡乘轺泽国行。 |
| 夜气凝空作暮寒,平时积雪欲藏山。 定知连腊连三白,已喜先春见一斑。 神力巧将人意改,物华阴逐岁功还。 忧民太守铃斋暇,想对壶觞正解颜。 |
| 民不知兵物自华,表忠消得老碑夸。 虎符龙节故王国,凤舞鸾飞今帝家。 遗庙断垣低槲叶,荒村旧井湿桐花。 冯夷尚怕潮头弩,一望西兴渡口沙。 |
| 吾道贵日损,纪纲休有力。 誓舍耕鉴资,生以给信食。 岁晏民物耗,霜枯鹰隼击。 寂士无丰姿,空田罄尘积。 小臧别我去,晚瓢先挂壁。 饥寒并一身,舍下无遗迹。 穷达不异趣,死生共短息,硕友谅难舍,他山终易适。 |
| 古来传说驱蝗法,近岁惊闻田有蝗。 无耐吏饕基地恶,何辜民病重天殃。 秋风要满扶犁望,夏日宁辞走檄忙。 高廪更令淮鼠穿,使星尸祝几炉香。 |
| 揽辔都城风露秋,行台无妾护衣篝。 虎头妙墨能频寄,马乳蒲萄不待求。 上党地寒应强饮,两河民病要分忧。 犹闻昔在军兴日,一马人间费十牛。 |
| 从前宰字绝文词,喜遇今来并有诗。 封禅榜偏推凤藻,陶鎔笔肯转稽迟。 讼庭任静犹忘寐,文会虽忙不后期。 莫怪林间强酬和,一般民最受深知。 |
| 日暮迎祥对御回。 宫花载路锦成堆。 天津桥畔鞭声过,宣德楼前扇影开。 奏舜乐,进尧杯。 传宣车马上天街。 君王喜与民同乐,八面三呼震地来。 |
| 竹屋芦门映短墙,夜深宜月晓宜霜。 青山顾欠如相识,白水粘天似故乡。 光景万端皆好句,肝肠百鍊见真刚。 今君正与民同乐,安得清愁满腹装。 |
| 捧黄封诏卷。 随处是、离亭别宴。 红翠成轮歌未遍。 已恨野桥风便。 此去济南非久,惟有凤池鸾殿。 三月花飞几片。 又减却、芳菲过半。 千里恩深云海浅。 民爱比、春流不断。 更上玉楼西,归雁与、征帆共远。 |
| 重衾又重茵,盖覆衰孏身。 中夜忽涕泗,无复及吾亲。 须臾残漏歇,吏报国忌辰。 凌旦骑马出,溪冰薄潾潾。 路傍饥冻者,颜色颇悲辛。 饱暖我不觉,羞见黄州民。 昔贤终禄养,往往归隐沦。 谁教为妻子,头白走风尘。 修身与行道,多愧古时人。 |
| 淮民穷到骨,忍复搥其肌。 不知铁钱禁,作俑者为谁。 行商断来路,清野多流离。 主人日边来,四牡驱以驰。 或云易之是,或云收之宜。 几人困往返,遂逐文书移。 救焚卒无策,燎火久益滋。 缅怀征搉初,山海煮摘时。 虽云便公家,亦复挠其私心。 今者纵虎豹,而使渴与饥。 萧萧芦苇林,日夜边风吹。 悲哉淮南民,持此将安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