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肉食嘲三九,终怜气韵清。 一畦春雨足,翠发剪还生。 |
| 香雪濛濛月影团,抱琴深夜向谁弹。 闲中立品无人觉,淡处逢时自古难。 到死还能留气韵,有情何忍笑酸寒。 天生不合寻常格,莫与春花一例看。 |
| 白云之身,寒月之心。 性灵麋鹿,气韵山林。 不堕两头兮匪明匪暗,全超三际兮谁古谁今。 |
| 物理兴衰不可常,每从气韵见文章。 谁知万古中天月,只办南楼一夜凉! |
| 千门今夜晓初晴,万里天河彻帝京。 璨璨繁星驾秋色,棱棱霜气韵钟声。 |
| 老觉雪入鬓,净若秋摩心。 寒枯坐曲木,缄默饱丛林。 气韵寥寥兮风清山瘠,性灵湛湛兮月落潭深。 |
| 论诗气韵推天宝,无那心情属晚唐。 百艺穷通偕事变,非因才力薄苏黄。 |
| 秋菊何尝委片英,都缘气韵禀清宁。 欲将此意灵均道,只恐灵均唤不醒。 |
| 仙人剪水银河边,仙风吹散花联翩。 明星撩乱入我眼,风紧一阵随天旋。 如今谁卧剡溪雪,如今谁访山阴船。 古人气韵不可见,晓来对此空悠然。 檐前未觉眼界豁,临眺忽忆楼居仙。 若为留得数玉树,六月绕屋生清妍。 |
| 国初名下数三陈,今代吾宗又有人。 兄弟已推眉更白,功名何虑骨犹屯。 濂溪气韵娟娟月,康节襟怀盎盎春。 奋迅发挥吾敢许,稳登鸾凤上麒麟。 |
| 野鹤精神云格调。 逼人气韵霜天晓。 松下残经看未了。 当斜照。 苍烟风撼流泉绕。 闺阁珍奇徒照耀。 光无渗漏方灵妙。 活计现成谁管绍。 孤峰表。 一声月下闻清啸。 |
| 气韵能清,眉目似笑。 深深入大道之环,默默守群机之要。 闹里随缘,虚中分照。 用作家之钳鎚,与本分之草料。 千毳相从兮,俱求参饱。 |
| 炎言橄榄佳,余柑岂苗裔。 风姿虽小殊,气韵乃酷似。 骍颜涩吻余,仿佛清甘至。 侯门收寸长,粉骨成珍剂。 犹闻杂蜜草,少转森严味。 奇才用不专,虽用何殊弃。 端如效苦言,逆耳多嫌忌。 弃果事何伤,违言德之累。 悦口易逢知,感兹发长喟。 |
| 长安鬻碑者,遗我古鼎铭。 不知其所来,有眼实未经。 凡百十九字,诡怪摹物形。 纵横下点画,不类子与丁。 试考诸传说,其源已冥冥。 宣王石鼓文,气韵殊飘零。 始皇峄山碑,骨骼何冷竮。 我恐鬼哭时,正为此物灵。 安得不死神,提去询大庭。 为我译其辞,读之骇群听。 |
| 一霎山前春雨乾,丛林气韵洗衰寒。 水明玉兔随征棹,线重金鳞上钓竿。 午钵莫嫌分饭甑,千僧无念集蒲团。 化机妙应头头准,手眼通身不著谩。 |
| 酒罢悠扬醉兴,茶烹唤起醒魂。 却嫌仙剂点甘辛。 冲破龙团气韵。 金鼎清泉乍泻,香沈微惜芳薰。 玉人歌断恨轻分。 欢意厌厌未尽。 |
| 鸿都清集秘图开,遍阅真仙暨草莱。 气韵最奇知鹿马,丹青一定见楼台。 宴觞更盛华林会,坐客咸推大厦才。 久事簿书抛翰墨,文林何幸许参陪。 |
| 春欲来时,看雪里、新梅品流珍绝。 气韵楚江,颜色中央,数朵巧镕香蜡。 嫩苞珠泪圆金烛,娇腮润、蜂房微缺。 画栏悄,佳人道妆,醉吟风月。 淡白轻红谩说。 算何事、东君用心偏别。 赋与异姿,添与清香,堪向苦寒时节。 但教开后金尊满,休惆怅、落时歌阕。 断肠也,繁枝为谁赠折。 |
| 碧玉横陈,黄金细屑,天然画堂风景。 古月浮香,冷风度曲,不许一尘侵近。 沉沉永夜,漾水色、窗轩秋净。 如识岩前气韵。 端知岁寒心性。 繁华漫夸红紫,颜色、直宜相并。 纵有交承梅菊,也应推逊。 自是蟾宫仙种。 尽消得婵娟伴清影。 为乞*娥,云阶鹫岭。 |
| 李侯画竹真是竹,气韵不下湖州牧。 墨波翻倒徂徕山,笔锋移出谷。 千竿万竿清影远,百丈十丈意自足。 就中分取一两枝,别是山阴潇洒族。 疏梢飒飒凤毛颤,修干隐隐虬龙伏。 凭轩忽若秋风来,坐使傍人脱尘俗。 我生爱竹太僻酷,十载狂歌问淇澳。 归来不得翠琅玕,听雨冷眠溪上绿。 而今已断那时想,见景何缘动心目? 便欲为园真致之,相对空窗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