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平原平等视青州,不佛不仙仍不侯。 满树丝萝天富贵,半窗水墨月风流。 皆云临济具双眼,且放东坡出一头。 劈画尚能千百岁,须臾一笑跨商周。 |
| 水墨屏风状总非,作诗除是谢玄晖。 溪桥袅袅穿黄叶,樵斧丁丁斫翠微。 返照未沉僧独在,长烟如淡鸟横飞。 南峰有客锄园罢,闲倚篱门忘却归。 |
| 人道羲书晚乃善,讵信当年用力勤。 辛苦平生参笔诀,方塘如鉴吐春云。 我书意造本无法,不解钟张与二王。 狼藉墨池池水墨,只应掷笔斗牛旁。 |
| 蠉飞蠕动诚微物,尺素轻盈谁画出。 一朝君手将动摇,犹似吟风欲跳逸。 竹梢草际弄轻翰,水墨浅深见纤质。 昔人徒爱明月诗,何似今看老师笔。 |
| 宿雨惊眠变早凉,喜成负便放归航。 山云野树水墨暗,芦叶荷花文绣香。 藉枕冰藤醒倦思,打帘珠浪发清狂。 天围平浦方宜眼,便腹飞帆莫太忙。 |
| 万劫千峰绕座隅,一泓澄澈见游鱼。 谁家栏槛烟云里,坐我潇湘水墨图。 人物度桥疑海市,楼台拍水信蓬壼。 潺湲枕底催乡梦,双井溪头有旧庐。 |
| 雨歇桃繁,风微柳静,日淡湖湾。 寒食清明,虽然过了,未觉春闲。 行云掩映春山。 真水墨、山阴道间。 燕语侵愁,花飞撩恨,人在江南。 |
| 倾崖溜雨色,惨淡水墨画。 辛夷碎花县,瘣木老藤挂。 翠莽楚甸穷,黄流蜀江下。 一滩今始尝,三峡此其亚。 雨点鼓士掺,云腾挽夫跨。 惊心度石林,破眼见村舍。 牛眠草色里,犬吠竹林罅。 步头可舣船,安稳睡残夜。 |
| 酒浓胜得晚天寒,云气侵帷水墨翻。 兰蕙香前还判醉,不须投辖锁重门。 |
| 月树影在地,横斜复横斜。 谁为水墨画,老笔全无华。 又如春雷动,初惊蛰龙蛇。 因之得篆法,锥铁行平沙。 海云漾双玕,江风落孤楂。 玄冬万景瑀,嘉此独咨嗟。 他宵有繁阴,莫向时人夸。 |
| 抱膝孤吟欠范模,原随鸡犬藉丹炉。 傥能化得尘凡骨,差胜无声水墨图。 |
| 一色寰区水墨天,子无尘翳自天然。 惜乎官禁瓶无酒,胜赏空辜药玉船。 |
| 四时说尽庵前事,寄远如开水墨图。 略有生涯如谷口,非无卜肆在成都。 旁篱榛栗供宾客,满眼云山奉燕居。 闲与老农歌帝力,年丰村落罢追胥。 |
| 石壁高深绕县衙,不离床衽自烟霞。 民耕紫芋为朝食,僧煮黄精代晚茶。 瀑布声中窥案牍,女萝阴里劝桑麻。 欲知言偃弦歌化,水墨屏风数百家。 |
| 水墨古画山石屏,雷起龙蛇枯木藤。 石囊嵌空自宫室,六月卷簟来曲肱。 松风琴瑟心可写,水寒瓜李嚼明冰。 却登夏畦视耘耔,烘颜炙背栖苍蝇。 闻道九衢尘作雾,乌靴席帽如馈蒸。 归尝玉粒不敢饱,高车驷马何能乘。 |
| 镜湖扁字无今古,无古无今只此心。 云入枕边堂署玉,月穷天外日鎔金。 楼台仿佛水墨画,烟雾空蒙岩壑岑。 须信尚书最难读,人间无许大胸襟。 |
| 雁字书空,橘星垂槛。 江天水墨秋光晚。 香丝袅袅祝尧年,公庭锡宴挥金碗。 醉索蛮笺,狂吟象管。 珠玑灿灿惊人眼。 遏云更倩雪儿歌,从教拍碎红牙板。 |
| 万壑烟光动,千林雨气通。 五冠西畔九龙东。 水墨古屏风。 岩树浓凝翠,溪花乱泛红。 断虹残照有无中。 一鸟没长空。 |
| 万壑烟光动,千林雨气通。 五冠西畔九龙东。 水墨古屏风。 岩树浓凝翠,溪花乱泛红。 断虹残照有无中。 一鸟没长空。 |
| 良夜天彻幕,林间月如筛。 解与竹传神,月娥真画师。 东坡元不死,鹤驾相追随。 羽气未扫除,戏笔聊一麾。 调和水墨匀,幻出虬龙枝。 图成不挂壁,掷地容俯窥。 欲进复小却,尚虑鞋底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