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水遥天起断鸿,秋光冷淡客情浓。 一川疏雨平沙牧,半树斜阳隔坞舂。 落叶轻於流俗态,寒花羞作少年容。 凭高不碍乾坤眼,兴入晴岚第几重。 草堂何必倣卢鸿,水色苍茫山色浓。 待月轩窗留客话,隔篱灯火起邻舂。 虫鸣终夕如相语,燕去知时不苟容。 一片吟情渺何许,西风吹入乱云重。 |
路入松声远更奇,山光水色共参差。 中峰禅寂一僧在,坐对梁朝老桂枝。 |
清水本不动,桃花发岸傍。 桃花弄水色,波荡摇春光。 我悦子容艳,子倾我文章。 风吹绿琴去,曲度紫鸳鸯。 昔作一水鱼,今成两枝鸟。 哀哀长鸡鸣,夜夜达五晓。 起折相思树,归赠知寸心。 覆水不可收,行云难重寻。 天涯有度鸟,莫绝瑶华音。 |
天光水色合为一,舟出西城犹落日。 一规忽见寒璧升,万顷坐叹溶银溢。 哀哀姑恶诉何苦,熠熠萤火光自失。 苇低时见小艇过,水响遥知大鱼出。 铜壼玉酒我径醉,短发垂肩蓬不栉。 缓篙溯月勿遽行,坐待湘妃鼓瑶瑟。 |
屏翳忽腾气,浮阳惨无晖。 千峰挂飞雨,百尺摇翠微。 震电闪云径,奔流翻石矶。 倚岩假松盖,临水羡荷衣。 不得采苓去,空思乘月归。 且怜东皋上,水色侵荆扉。 |
山光与水色,独往此中深。 溪沥椒花气,岩盘漆叶阴。 潇湘终共去,巫峡羡先寻。 几夕江楼月,玄晖伴静吟。 |
红旗围皂盖,离迾碧山隅。 水色涵云树,宾筵著画图。 香温金凿落,花亚锦屠苏。 醉里银丝鱠,渔舟不待呼。 |
满眼云水色,月明楼上人。 旅愁春入越,乡梦夜归秦。 道路通荒服,田园隔虏尘。 悠悠沧海畔,十载避黄巾。 |
陶公有逸兴,不与常人俱。 筑台像半月,回向高城隅。 置酒望白云,商飙起寒梧。 秋山入远海,桑柘罗平芜。 水色渌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 终当过江去,爱此暂踟蹰。 |
片云载雨过江鸥。 水色澹汀洲。 小莲玉惨红怨,翠被又经秋。 凉意思,到南楼。 小帘钩。 半窗灯晕,几叶芭蕉,客梦床头。 |
山光寒点雪,水色冷磨秋。 肝胆古鉴净,身世浮萍流。 罔象而珠得,亡牛而刃游。 瑞凤入网兮连鳌上钩,个般手段兮老不传休。 |
寒肩自高,饥眼较大。 乌藤瘦握拳,曲木默据座。 无言而独灵,有唱而谁和。 秋摩水色兮清绝瘢痕,春入华枝兮妙亡程课。 |
老守厌簿书,先生罢函丈。 风流魏晋间,谈笑义皇上。 河洪忽已过,水色绿可酿。 君无轻此乐,此乐清且放。 |
等閒地似得明珠,三洞山行喜自如。 俗客寻处,仙人何必好楼居。 石声玉磬传空谷,水色冰壶照碧虚。 便好结茅采芝木,利名尽委绝交书。 |
西岘山光照旧庐,北湖水色漾新居。 翠鬟夜欲凌波去,玉镜晨当扫黛初。 万岳千岩双不供,轻风细浪一夫须。 来书便当催诗雨,雪後灯前卷复舒。 |
玉泉舟下玉河通,日丽风和波不雄。 芷白蒲青景有望,鸢飞鱼跃兴无穷。 清漪水色从新秀,万寿山光即渐融。 行不须臾吟数首,裴家构思或相同。 |
水色清涟日色黄,梨花淡白柳花香。 即看时节催人事,更觉春愁恼客肠。 无酒难供陶令饮,从人皆笑郦生狂。 城南风暖游人少,自在晴丝百尺长。 |
嘉陵江水此东流,望喜楼中忆阆州。 若到阆中还赴海,阆州应更有高楼。 千里嘉陵江水色,含烟带月碧于蓝。 今朝相送东流后,犹自驱车更向南。 |
闻君洛下住多年,何处春流最可怜? 为问魏王堤岸下,何如同德寺门前? 无妨水色堪闲玩,不得泉声伴醉眠。 那似此堂帘幕底,连明连夜碧潺湲。 |
竹树萧萧屋数椽。 平湖漫漫纳通川。 有时竹杖芒鞋至,醉著山光水色间。 成小隐,未经年。 功名夷路稳加鞭。 逢时且数中书考,他日还寻独乐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