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楚江空阔水阆收,葭苇萧萧两岸幽。 柔橹推残千顷浪,好风吹过一帆愁。 人归别浦云烟晚,舟泊寒沙岛屿秋。 领略风光须我辈,谩寻诗句倚江楼。 |
| 年来独向此游频,谢氏青山与寺邻。 朱槛夜飞溪路雪,碧林晴隔马蹄尘。 波穿十里桥连寺,絮压千家柳送春。 |
| 九夏销烦日正长,沉沉虚阁枕横塘。 更无尘土侵衣裓,只有荷花度晚香。 一道清泉供枕潄,千章古木进风凉。 相从时得游佳处,何必持杯玉色光。 |
| 颈若琼钩浅曲,股如碧管深翘。 湖上水禽无数,其谁似汝风标。 |
| 竹翠苔花绕槛浓,此亭幽致讵曾逢。 水分林下清泠派,山峙云间峭峻峰。 怪石夜光寒射烛,老杉秋韵冷和钟。 不知来往留题客,谁约重寻莲社踪。 |
| 竹翠苔花绕槛浓,此亭幽致讵曾逢。 水分林下清泠派,山峙云间峭峻峰。 怪石夜光寒射烛,老杉秋韵冷和钟。 不知来往留题客,谁约重寻莲社踪。 |
| 卷箔无应永夜虚,凭栏还似钓鱼师。 床头雨细飘芦苇,池上灯寒照鹭鸶。 孤枕听泉随断梦,好风吹竹隔残棋。 主人不寐客魂爽,晓色欲来犹赋诗。 |
| 寺锁双峰寂不开,幽人中夜独裴回。 池文带月铺金簟,莲朵含风动玉杯。 往往竹梢摇翡翠,时时杉子掷莓苔。 可怜此际谁曾见,唯有支公尽看来。 |
| 莫把铅刀比莫邪,匣藏文采锁烟霞。 可怜建水踪犹梗,因忆洛阳酒与花。 寸念空劳驰北闻,真经早合诵南华。 几回魂断云山外,一掬乡心未到家。 |
| 重来久凭栏,临水景多间。 高树下残照,寒潮平远山。 夜吟长负宿,秋病几思间。 早晚离城里,從兹寄掩关。 |
| 水阁层台,短亭深院,依稀万木笼阴。 飞暑无涯,行云有势,晚来细雨回晴。 庭槐转影,纱厨两两蝉鸣。 幽梦断枕,金猊旋热,兰炷微薰。 堪命俊才俦侣,对华筵坐列,朱履红裙。 檀板轻敲,金樽满泛,纵交畏日西沉。 金丝玉管,间歌喉、时奏清音。 唐虞景,尽陶陶沈醉,且乐升平。 |
| 飞阁出方池,修竹见空莽。 低临花坞近,平觉春波长。 返景澄余晖,夕阴带浮爽。 从容观鱼乐,不减游濠上。 |
| 亭上芳樽惜别人,亭前斜日欲归轮。 伤心定是丹枫树,拂面空来紫陌尘。 岁月暗惊山色古,愁情长与草芽新。 何时此地回飞盖,寂寞栏干又一春。 |
| 君家池阁静,一到且淹留。 坐听蒹葭雨,如看岛屿秋。 杯盘深有兴,吟笑迥忘忧。 更爱幽奇处,双双下野鸥。 |
| 亭亭新阁成,风景益鲜明。 石尽太湖色,水多湘渚声。 翠筠和粉长,零露逐荷倾。 时倚高窗望,幽寻小径行。 林疏看鸟语,池近识鱼情。 政暇招闲客,唯将酒送迎。 |
| 务简凭危槛,凝然感物华。 孤村经野烧,极浦见渔家。 滩急舟难渡,山高日易斜。 明时如道在,焉复痛怀沙。 |
| 方桥匼匝小如亭,山色倾江滃々青。 雨里芭蕉怜画扇,花间鹦鹉惜金屏。 谁传鸿宝中篇术,自写《黄庭外景经》。 练水东头三十里,何人识得伍乔星? |
| 故人知我已膏车,折简殷勤祝访渠。 惜别匆匆留语笑,临时草草治肴蔬。 密遮池面荷千盖,斜插云头月一梳。 此夕凭栏又何日,雁来莫惜数行书。 |
| 蕲竹能吟水底龙,玉人应在月明中。 何时为洗秋空热,散作霜天落叶风。 |
| 形制似方桥,岛岸相连属。 春和逗凉颸,昼影浮净绿。 佳人罗袜轻,花时相步续。 澄澜忽生晕,下有双凫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