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子真实吾祖,耿介仕炎汉。 权臣始擅朝,忠良被涂炭。 辇下莫敢言,上书陈治乱。 是时卿大夫,曾不负愧汗。 其文信雄深,烂然今可玩。 危言识祸机,灭迹思汗漫。 一朝弃妻子,龙性宁羁绊。 九江传神僊,会稽隐廛閈。 旧市越溪阴,家山镜湖畔。 唯余千载名,抚卷一长叹。 |
| 禾黍与稂莠,雨来同日滋。 桃李与荆棘,霜降同夜萎。 草木既区别,荣枯那等夷。 茫茫天地意,无乃太无私。 小人与君子,用置各有宜。 奈何西汉末,忠邪并信之。 不然尽信忠,早绝邪臣窥。 不然尽信邪,早使忠臣知。 优游两不断,盛业日已衰。 痛矣萧京辈,终令陷祸机。 [箫望之、京房等]每读元成纪,愤愤令人悲。 寄言为国者,不得学天时。<... |
| 奈苑谈经者,兰台著作称。 吾儒不兼习,尔学若多能。 每爱前峰好,闲穿弊屐登。 定将修史笔,添传入高僧。 |
| 赤伏开兴运,昆阳定壮图。 官仪还旧物,效兆建新都。 杲日群阴破,油云万类苏。 銮舆陟乔岳,玺绶抚匈奴。 厚禄优诸将,嘉猷访大儒。 重明绍深构,栾叶奉规摹。 叔世纲知紊,遗风节义扶。 袁安空陨涕,杨震卒蒙辜。 佞指车前鹿,人瞻屋上乌。 炎精尽河渚,黄眚兆当涂。 青简传良直,金华侍燕娱。 兴衰炳辙迹,涉慝粲龟行。 赫赫天光照,... |
| 炊烟生处是柴关,只隔前溪半里山。 偶展《汉书》随意读,不教牛角挂空还。 |
| 老无添虎仍逢病,春欲残时未减寒。 架上汉书浑忘尽,床头周易却常看。 |
| 两两星躔九九车,天津笑我醉骑驴。 床头正可著周易,架上何妨抽汉书。 幸有古人同臭味,不嫌儿子似迂疏。 颓然白发虽堪鄙,耐事禁愁却有余。 |
| 才本无多老更疏,功名已负此心初。 镜湖夜半闻新雁,自起吹灯读汉书。 |
| 瑰癖消审结习虚,一篇典宝古文无。 金灯出土苔花碧,又照徐陵读汉书。 |
| 蟠夔小印镂珊瑚,小字高华出汉书。 原是狂生漫题赠,六朝碑例合镌无。 |
| 棐凡吹灯丈室虚,隔窗雨点响阶除。 胡床枕手昏昏著,卧听儿童读汉书。 |
| 楚泽巴山岁岁忙,今年睡足向禅房。 只知闲味如茶永,不放羁愁似草长。 架上汉书那复看,床头周易亦相忘。 客来拈起清谈麈,且破西窗半篆香。 |
| 诛虎窃弓谁继者,留邕执笔定何如。 东都台阁犹多士,未便无人续汉书。 |
| 三黜归来结草庐,平生狂态扫无余。 但思下帷授老子,那复骑牛读汉书。 历历旧游浑似梦,萧萧残发不胜梳。 闲中事业君知否? 不把渔竿即荷鉏。 |
| 俱登瀛馆,俱还洛社,各自健如黄犊。 不消外监与留台,也不要、嵩山崇福。 我如原父,君如贡父,且把汉书重读。 韩公当局等闲过,又看到、温公当局。 |
| 一犁初卸。 息影斜阳下。 角上汉书何不挂。 老子近来慵跨。 烟村草树离离。 卧看流水忘归。 莫饮山中清味,怕教洗耳人知。 |
| 休烦蜀鸟劝归频,正欲尼山拜圣人。 若使诗书灰烈焰,便应天地化微尘。 汉书牛角虽漫夜,鲁史麟经不断春。 花市一番风雨后,几多桃李又重新。 |
| 星淡孤萤月一梳,迎春早起正愁予。 土牛只解催人老,春气自来何事渠。 官柳野梅残雪後,金幡玉胜晓光初。 却思归跨春山犊,茧栗仍将挂汉书。 |
| 高阳狂生六十馀,入谒自通臣博徒。 刘季嫚士如庸奴,对客濯足以两姝。 生云足下扶义初,奈何不礼长者乎。 隆准一笑延坐隅,与随何辈载后车。 刻六国印识尤迂,向微留侯几误渠。 胡雏闻人说汉书,千载而下犹揶揄。 掉舌所得良区区,投身沸鼎何其愚。 呜呼! 博徒果不贤腐儒。 |
| ...鹄歌汉始元元年春二月,黄鹄下建章宫太池中。 公卿上寿,赐诸王列侯宗室金钱。 予夜读汉书,追作歌一首。 建章宫里春风寒,太液水生池面宽。 中人驰奏黄鹄下,龙旗豹尾临池看。 芹香藻暖鹄得意,左右从官呼万岁。 须臾传诏宴公卿,驩声如雷动天地。 时平宫省游乐多,黄鹄刷羽涵恩波。 小臣珥笔龙墀下,愿继前朝天马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