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立雪精神两瘦芦,天风入羽思江湖。 逋仙梅下曾相识,千载归来一语无。 |
| 四百僧居胜沃洲,北连高岭万松稠。 似将天下江湖景,都作云屏置一州。 |
| 去晋千年后,风流尚庾郎。 地收三楚大,天过两淮长。 北望惊尘暗,西归短发苍。 空留江上月,夜夜照兴邙。 结架思梁日,登临忆汉年。 佳游惊我老,孤思为谁牵。 春水江湖大,夕阳天地偏。 萋萋青草外,何处是秦川。 |
| 圆机互唱脱名模,妙应还同转辘轳。 北济渊源连海峤,西岐枝叶茂江湖。 一句子,彻天衢。 草木虫鱼随物化,山川海岳亦欢呼。 大千世界归明主,万国梯航贡帝都。 |
| 岭梅潇菊两关情,岁晚江湖载酒行。 客路欲依严挺子,瘴乡已老少游兄。 瓦盆且话田家事,肉食谁通钝汉名。 惆怅韩张亭畔路,雪鞭风帽又东征。 |
| 魏侯得名能治剧,江湖作吏声籍籍。 人言才似钜鹿公,诏书擢守二千石。 前日见贤後得罪,艾封沾襟复自悔。 牛刀割鸡不作难,看公来上宿迁最。 |
| 钓舟无事白鸥閒,自是江湖境界宽。 我欲泛然随所往,竹君谁与报平安。 |
| 裴公台上送入日,道乡台上看出云。 穷居逼仄不屡到,拄杖容与能平分。 江湖鹤发叹老我,道路茧足嗟夫君。 画手政自难隃度,诗里还嫌异所闻。 归来客去雨亦作,此故未易轻谈云。 |
| 一片好诗如片月,半生愁杀镂冰公。 多情误心苦为乐,众体疑於异却同。 向度手抄方刻枣,数茎发在已如蓬。 江湖醉墨争驰骋,谁识冉灯夜夜红。 |
| 三年万里黄尘路。 只欠江湖去。 扁舟二月下湘湾。 过了洞庭青草、又春残。 。 。 。 、。 |
| 频驾輶轩析左符,直从梁益到江湖。 棠阴处处留遗爱,芹泮人人忆大儒。 |
| 中年谢傅良多感,欲别能忘作恶无。 今日与公休惜别,须知元不隔江湖。 |
| 且喜山城未傍边,漫从锦水学游舡。 何时官晨真无事,是处壶中别有天。 岂复江湖增远兴,强凭丝竹写中年。 接{上四下离}虽醉无劳著,恰要临流揖望仟。 |
| 家山岂不好,更欲访庐君。 应意麋鹿友,其如鸿雁群。 江湖秋渺渺,道路雨纷纷。 岁晚成归否,高山有白云。 |
| 平生蓑笠惯冲寒,长忆江湖把钓竿。 昨夜北窗闻雪作,梦魂飞到子陵滩。 |
| 冀马日驰突,无地制奔放。 来争天东南,束手莫与抗。 我航指四百,去之迷所向。 十里望云屋,远意属昆阆。 尺五跬步天,丈六欢喜相。 更参船子师,稽首问无恙。 平生客江湖,半世狎烟浪。 渔监选常登,钓尹职不旷。 此手误遮日,久矣翳尘妄。 愿师赐金篦,试与开眼障。 |
| 朔雪萧萧映薄帏,梦回空觉泪痕稀。 惊闻庭树鸟乌乐,知我江湖鸿雁归。 拂榻喜开姜季被,上堂先者老莱衣。 酒樽烟火长相近,酬劝从今更不违。 |
| 江陵昔相遇,幕府称上宾。 再见明光宫,峨冠挹搢绅。 如今三见子,坎坷为逐臣。 朝游云霄间,欲分丞相茵。 暮落江湖上,遂与屈子邻。 了不见喜愠,子岂真可人。 邂逅成一欢,醉语出天真。 士方在田里,自比渭与莘。 出试乃大谬,刍狗难重陈。 岁晚多霜露,归耕当及辰。 |
| 萧然耳目清,驱马别都城。 岸断秋光出,川平雨气横。 浮生归物理,闲景付诗情。 岁晚江湖客,何为滞玉京。 |
| 魁梧厚厖,慈和安祥。 声在江湖品目,仪表衡台学场。 空假中之列三兮,一与三之不立。 修多罗如标月兮,指与月之俱忘。 四处提撕,四花飞扬。 未老掩光,返常寂光。 此其所以为柏庭之克家,云公汉章者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