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地豁天开眼界宽,两山相对列巑岏。 多情烟树连村暗,不事沙鸥照水寒。 立马踌躇饶野兴,抗尘奔走尚粗官。 归来准拟江湖计,不负蓑衣与钓竿。 |
| 扁舟蓑笠寄平生,元是江湖一白丁。 偶着青衫持手版,懒占黄色上天庭。 正须第事问三尺,未暇对人谈六经。 啼鸟数声春事了,故乡回首几长亭。 |
| 借榻青安恰一年,年穷何事复谋迁。 官閒空绾文章印,水浅难移书画船。 稚子欢呼新入屋,老夫叹息早归田。 人生聚散如凫雁,极目江湖万里天。 |
| 一梦江湖已十春,芒鞋不践马头尘。 只知今日了今日,岂料一身愁一身。 南阮固应惭北阮,越人那得累秦人。 西风不但吹游子,吹老天涯白发亲。 |
| 年过耳顺欲何如,臂膝酸寒齿发疏。 千里驱驰还倦矣,数椽卜筑合归与。 山衔落日谁能系,海涨平田自可锄。 寄语虎林诸道伴,江湖处处有鲈鱼。 |
| 分阃南来两见秋,不才多病合归休。 奔驰水陆三千里,经历江湖十四洲。 鲈脍莼丝怀古里,梅花雪片送行舟。 自惭尸素终无补,只为忧边白尽头。 |
| 白发江湖一病身,平生精力萃斯文。 师门伟器今余几,藩国奇才独数君。 共爱辞华追董贾,肯将出处累机云。 生刍不到黄琼墓,目极五湖西日曛。 |
| 生涯怜汝自樵苏,时序惊心尚道途。 别后几年儿女大,望中千里弟兄孤。 秋天落木愁多少,夜雨残灯梦有无。 遥想故园挥涕泪,况闻寒雁下江湖。 |
| 白首为郎舍,清朝剖使符。 一麾荣父子,千里接江湖。 |
| 诚斋四海一先生,诗满江湖以字行。 正法亲傅谁得钵,异闻独立子趋庭。 未能暇日询三得,枉作经年共一城。 眼底不知离别苦,前途相望似晨星。 |
| 早闻声价满京城,头白江湖放旷情。 讲易自传新注义,题诗不著旧官名。 近移马迹山前住,多向牛头寺里行。 天子如今议封禅,应将束帛请先生。 |
| 江湖包笠今闲却,默坐惟繙贝叶文。 耳重懒闻时俗事,客来聊荐一瓯云。 |
| 风韵雍容未甚都。 尊前甘橘可为奴。 谁怜流落江湖上,玉骨冰肌未肯枯。 谁教并蒂连枝摘,醉後明皇倚太真。 居士擘开真有意,要吟风味两家新。 |
| 萧寺相逢喜溢眉,未言心事我先知。 半生风月樽中酒,十载江湖社里诗。 满眼秋容关客况,背时春色到南枝。 翻思旧日长安市,醉拍栏干歌楚辞。 |
| 风月无边际,吟身乐未央。 江湖三寸舌,文字九回肠。 竹伴孤高节,梅熏暗澹香。 笑他浦柳质,耐得几番霜。 |
| 天寒犹客路,行李况担书。 唤醒江湖梦,归寻水竹居。 词华须近古,剑气欲凌望。 好趁功名会,言诗特绪余。 |
| 江湖双鬓短,风雨一灯孤。 买酒初尝芡,抄诗细截蒲。 织耕同德曜,编简对韩符。 怕有伤时句,磨教稜角无。 |
| 黄扉清启帝之初,俊乂招徕念远图。 桃李舒华方雨露,鸳鸿戢翼又江湖。 当年举国蒙休烈,至死无人雪厚诬。 圆觉妙明何计此,独疑遗恨绕苍梧。 |
| 羽虫ㄠ魔塞区寰,造化胡为弗疾顽。 长养淤泥草木处,纵横大地山河间。 夜声雷动人力屈,秋喙花开天理还。 但愿江湖无白鸟,何须金鼎铸神奸? |
| 沙帽随鸥鸟,扁舟系此亭。 江湖深更白,松竹远微青。 一柱全应近,高唐莫再经。 今宵南极外,甘作老人星。 |